长公主不想死_作者:衣青箬(81)

2020-05-25 衣青箬

    顾铮在京城的名声已经好到了一个地步,不单是因为他容貌与才华都是一时之选,还因为他至今尚未婚娶,又洁身自好,身边连个伺候的婢妾都没有,着实是无数春闺少女心中的良人。

    却原来他竟是这般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在京中不曾流连烟花之地,怕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清名。到了江南天高路远,便没了顾忌,露出本来面貌。

    这番指控并非捕风捉影,而是有实证的。那两份放良文书的原件还在,而且经由顾家的街坊邻里证实,那两个带回京城的妓子,如今也的确是住在顾铮府上,根本没有辩驳的余地。

    太皇太后因此勃然大怒,在早朝上当着众臣的面责问顾铮,“顾大人,可有此事?”

    “回太皇太后的话,确有此事。”顾铮面色不变,点头应道。

    “好!既然你这般坦荡,哀家也无话可说。你身为朝廷命官,身负重任,却不将心思放在差事上,反倒做出这等事来。哀家只问你,当如何处置?”太皇太后问。

    “但凭太皇太后处置,臣并无异议。”顾铮道。

    “太皇太后息怒,顾大人如此行事,或许还有难言之隐,不如听他陈情……”参政知事姚敏站出来替他开脱道。

    顾铮却并不领情,“姚大人费心了,但事情的确如此。我一时糊涂犯了错,影响朝廷声誉,太皇太后因此恼怒,想要处置,都是应该的。”

    姚敏瞪了他一眼,但正主都这么说了,他也只好退回自己的位置上。

    太皇太后本来是听了何不平的建议,想用这件事来给顾铮一个教训,但见他从头到尾一副坦然的模样,非但并不觉得畅快,反而生出几分莫名的不安。

    但事已至此,也不能半途而废,便挺直了脊背道,“既然顾大人肯认罪,那哀家也不得不罚你。此事虽是你的私事,但既然牵扯到了国事,对朝廷声誉影响极其恶劣,便罚你闭门思过,什么时候想得明白了,再回来。”

    至于什么是“想得明白”,那自然是能写出让太皇太后满意的奏折了。

    这就是她拿捏顾铮的手段。

    不过,当着众臣的面,太皇太后自然也要表现出对重臣的优抚,因而又道,至于是否因此玩忽职守,亵渎公职,哀家会派人前往江南查验,再行处置。如此,你可有异议?”

    “臣谨遵太皇太后钧旨。”顾铮低头应道。

    这一番往来,竟是迅速将这罪名给定下了,半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也让朝上许多官员看不明白。他们不敢贸然插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皇太后宣布下朝,然后起身离开。

    退朝时,官员们同样也是按照官阶高低依次离开。暂时留在原地的官员们,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在顾铮身上。

    不过并没有几个人敢上前与他搭话。闭门思过听起来很严重,但刚开年其实本来也没有太多的事。等忙起来时,他必然也已经回来了。可见太皇太后并没有真正要处罚顾铮的意思,对他们而言,他就还是高高在上的政事堂宰相。

    顾铮倒是神色自如,整了整衣裳,便提脚往外走,半分不曾将众人的视线放在心上。姚敏从后面追上来,皱眉问道,“顾兄,你究竟在搞什么鬼?”

    “放心,我心里有数。”顾铮拍了拍他的肩,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姚敏眉头皱得更紧。顾铮根本不可能是那种人。以他的人品才貌,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哪里就至于要去烟花柳巷寻欢作乐。何况就算要去,以顾铮的缜密,也必定能安排得妥妥帖帖,怎么会叫人捅出来?

    虽然知道顾铮这么说了必然就有所安排,说不准他要借机做什么事,但姚敏还是忍不住担忧。

    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啊!

    的确,如果说朝堂上的官员们在意的都是此事会对政局产生什么影响,那么民间百姓们更在意的,则是顾铮清高出尘的人设崩塌。原本的国民好女婿,瞬间就染上了疑云。

    虽然还有无数脑残粉坚信这只是旁人污蔑,他们的偶像根本不可能做这种事。但毕竟证据确凿,那两个江南来的花魁如今还住在顾家的宅子里,由不得人不信,所以大多数人心里都不免犯嘀咕,一时间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