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不是啊,那个时候他们根本就不讨论这些话题,萧锦琛又能从哪里发现这些的?
舒清妩脑子里一片混乱,下意识摇了摇头,萧锦琛问:“怎么?”
“无事,只是戴了帽子略有些不习惯。”舒清妩答。
萧锦琛看她似乎还是有点别扭,就让她下去换回自己的衣裳,舒清妩就只好又去了偏殿,慢条斯理把自己的袄裙换会来。
这会儿时间还早,但看萧锦琛的意思,怕是要留她用晚膳,因此舒清妩便直接去了雅室,坐下来寻了本书来读。
早春的午后,自是一派春风和煦。
萧锦琛把手边的一摞奏折都批完,才突然想起舒清妩,他抬头看过去,只在隔着隔断和竹帘的雅室里看到舒清妩那一抹紫罗兰色身影。
大抵是因为发髻重新梳过的缘故,这一回她只简单在发顶盘了俩个鬟髻,在一片朦胧阳光中,显得越发稚嫩与可爱。
萧锦琛再度咳嗽一声,贺启苍立即上了温茶:“陛下?”
萧锦琛摆摆手,刚想说无事,却突然想起什么般,回头看了一眼贺启苍。
贺启苍不明就里,脸上立即堆上谄媚的笑。
“丽嫔那可有伺
候?”萧锦琛问。
贺启苍立即就说:“陛下放心,刚李素沁已经伺候了茶水点心,有选了许多话本给娘娘看,最后娘娘独选中了西凉游记,正在细细品读。”
贺启苍就是有这种本领,他便是一直安静站在萧锦琛身后,却也能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对整个书房内外的事了如指掌。
萧锦琛这才放心,他正要继续批改奏折,想了想又问:“西凉游记?”
“是,是一本年代比较久远的书,”
贺启苍道,“正巧跟话本放在一起,娘娘便随手拿起来看了。”
萧锦琛道:“倒是还挺好看的。”
能被萧锦琛夸奖的书可不多,这本西凉游记是早年大齐的大儒李敏生所作,当年他几乎走遍大齐,也亦去过西凉和北漠,晚年回到故乡,写了一系列的游记。
其中就有这一本西凉游记。
不过这书不如李敏生其他的大齐游记出名,坊间刊印不多,舒清妩以前应当没有读过。
贺启苍见萧锦琛又重新把精力放回折子上,心里暗自揣摩一番,正想着一会儿跟南书馆打一声招呼,给丽嫔娘娘那加些游记,就听萧锦琛又开口了。
萧锦琛手上不停,一边飞快写着朱批,一边道:“让南书馆加紧着些,不拘话本、医书、药理、游记,多给备着些,明日先给丽嫔送一批过去。”
贺启苍立即答:“是,臣遵旨。”
这么想着,贺启苍心里感叹:真是再没比丽嫔娘娘更有脸面的了。
能让皇帝陛下日日惦记,几日不见就要念叨一回的,从贺启苍开始伺候他起,这是头一位。
或许皇帝陛下自己还没觉察,但贺启苍可以肯定,在他心里,恐怕除了先帝爷,就数丽嫔娘娘最重要。
这种重要无关乎情爱,也不牵扯利益,他只是单纯的思念她、关心她、爱护她。
没有缘由,也没有因果,大抵只是因为这个人正巧出现在他眼眸中。
适逢其会。
一眼便不能忘。 春日午后的御书房,同往日没什么不同。
萧锦琛在奋笔疾书,偶尔批评政令,偶尔夸奖朝臣,他话不多,每次都针砭时弊,直击对方痛处。
也不知怎么的,他今日的效率特别高。
往日里都要拖到完善钱才能处理完白日的政事,今日差不多申时就全部批完,结束的时候他还有些恍惚,不知自己竟是忙得一口茶水都没来及的喝。
他放下朱笔,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腕,下意识往雅室看去。
就看舒清妩不知何时从罗汉床上换到窗边,正让暖融融的阳光晒着后背。她低着头,拉长了纤细的脖颈,整个人颇为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