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暄看到邸报上的圣旨,眉目沉静,下县的机遇少,她能让下县百姓吃饱饭,找到可以维生的活计,不至于背井离乡就已经用尽了气力。
在当上县令之前,崔暄从没想到当县令哟考虑的事情如此之多,没有什么指点江山的豪情万丈,每天是处理不完的公务,连篇累牍,大都还是谁家的鸡鸭被偷了,谁家田地里的水源被偷用了。
崔暄刚上手的时候被坑得一脸血,后面才慢慢上手。
崔暄接到命令,要查封博戏馆的时候,眼前一亮,终于可以做些不是处理家长里短的事情了。
庆元县虽然是下县,但是也有两家博戏馆,而且这里的一些懒汉但凡赚了些钱,就要把钱砸进去,妄图来个一本万利,最后却要闹得家破人亡。
崔暄身为一地父母官,对于这些人恨其不争、哀其不幸,县衙里传了里正告诫他们好生劝导,又明令不得借债去博戏馆,但是收效甚微。
崔暄坐在府衙内,写下封条,亲自领着衙役踹了博戏馆的门。
“你是说,还有几个打手去绑架孩子了?”崔暄秀丽的眉眼神情森冷,“是哪户人家,快说。”
其他人交代道:“回崔县令的话,是苦水村的李三家。”
崔轩带的人去的及时,正好遇上李三送七个打手出来,肩上扛着个五六岁的女童,嘴里被塞了一块破布头不让她哭闹。
崔暄挥挥手,衙役们就把李三和几个打手抓了起来。
崔暄把李丫丫放下来,取出她口中的破布。
李丫丫害怕极了,扭头就朝屋子里跑,“娘、娘,你怎么了?”
崔暄意识到不对劲,跟着进了大门,抬眼就看见胡翠姑躺在地,脑袋上破了个洞,生死不知。
“快去请大夫来。”
几个衙役轻手轻脚把胡翠姑搬到了屋子里面,另几个人去镇里请回春堂的大夫。
丫丫哭着扑到床边,稚嫩的哭声喊道:“娘、娘,你醒醒啊。”
崔暄微微叹气,摸了摸丫丫的头发。
大楚各州府有数百县令,有些与崔暄一样,觉得当尽早封除博戏馆。有些县令还觉得是觉得太小题大做。所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何必一刀切?
赵昭政令以下,虽圣旨不可违抗,各地县令态度不同,博戏馆被封禁的速度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些地方充耳不闻,摘了博戏馆的牌子,换个名字继续开着。
荀知简担任巡查御史,监察天下,先前抓假和尚道士的时候,他有过了经验,这回轻车熟路,手段比起之前更为雷厉风行。
毕竟假和尚道士隐藏在人群里,还要去百姓那里调查取证,博戏馆这么大目标,直接把博戏馆里的赌徒清走,派人贴上封条。
赵昭先前在各地布下锦衣卫,锦衣卫隐在人群中,把各地的情况早已经摸清楚了,别说是有几家博戏馆开着,就连给博戏馆背后撑腰的是些什么人都一清二楚。
作者有话要说: 喵,今天中午没能赶出更新,好歹九点更新了一章qaq
晚上十二点还是可以赶出第二更的~ 庆元县公堂上, 胡翠姑与博戏馆的主事人对簿公堂。
崔暄秀丽的脸庞神情严肃地坐在公堂上首, 尽管崔暄已经知道是何事,公堂上仍按部就班地问道:“堂下何人,状告何方?”
博戏馆的主事人说道:“回禀崔县令, 小人乃是博戏馆主事人, 要状告对面那个农妇欠钱不还。她丈夫欠了赌坊五十两银子还不起, 就把他的女儿抵押给了我们。崔县令,这可是公平公正的买卖,您可不能偏帮一方啊。”
崔暄沉冷的目光凝视着这个主事人, 昨天夜里正是此人拿了昌平郡主府的帖子敲开了县衙后院的门, 抬了一箱的银子进来,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要崔暄让步, 把这农户家的女儿交给他们。
崔暄恼恨一个郡主府的家奴也敢来威逼利诱她, 直接让家仆连人带银子全都扔了出去。
崔暄知道博戏馆经营多年,区区五十两银子根本不会放在眼里。旁的不说, 就说昨夜挑进县衙的就有五千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