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宁宫待了那些天,玉玳知道老太太信的还是草原上那套,这么多年紫禁城磨平了她的一切,带走了她的岁月,可是心里那点儿东西还是没能全吞噬掉。
就算康熙真去五台山给人点个长生灯,立个长生牌,怕是太后也瞧不明白收不着。而且五台山在玉玳心里可不是普通地方,作为一个上辈子的电视儿童,玉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不是顺治出家的地方吗?那里能有四十二章经吗。
“刚说你聪明吧,又问这傻问题。”胤祐颠了颠坐在自己腿上的人,搂着她的手从腰后往下滑了不少,守孝这段日子两人可都一直素着,胤祐早就有些忍不了了。见她没什么反应,就更是大胆边说边I揩I油I。
“太后需要慈宁宫那些蒙古送来的东西和画儿当安慰,皇阿玛何尝不需要啊。”康熙这些年信佛,与其说这次去五台山是替太后祈福,不如说是康熙自己需要一个救赎。这几年裕亲王死了,太子废了,这下太后又走了,康熙到如今可以说真是孤家寡人一个,除了出门寻求心灵上的慰藉,还能怎么办呢。
不过胤祐操心的不是这个,自家阿玛什么人他心里清楚,哪怕瞧着再不济,那也是不可亲近的帝王。自己没那么大的心替他分忧,他现在最操心和舍不得的,只有自家闺女。
“能怎么办啊,还不又是老一套,往娘娘那儿放。”去五台山随驾的名单是跟着圣旨一起下来的,除了不能出门那老几位,其余的基本都得跟着去。
“你舍得啊,爷可舍不得。”胤祐是真把二格格瞧得比眼珠子还要紧,恨不得出门都要揣在兜里带着走才好。
“我舍不舍得的不要紧,你先说清楚,手往哪儿放呢。”玉玳忍他不是一会儿半会儿了,没想到自己不出声这人还越发放肆了,“干嘛,还想I白I日I宣x啊。”
“七福晋好聪明,你说说我都素了多久了?”胤祐自己都快记不得了,之前过年的时候事多,那事就少。过年忙得要命就更别提了,等好不容易过完年,又连着太后伺疾守孝的事儿,气得他都没地儿说理去。“再不让我尝尝味儿,就真馋死了。”
胤祐说完也不管玉玳让不让,抱着人就往床上去,外边守着的奴才都心照不宣,悄悄地替主子们把门关好,该备水的备水,该拿新被褥的去拿新被褥。就连睡在隔壁的二格格,都被桃子抱着去厢房那边去。
这事完了之后,府里很是热闹了几天,胤祐还专门摆了一轮酒,以示感念皇恩,直到该表的情都表到位才算完,才安心关上门来,准备这次出门该准备的。
这回圣旨下得急,康熙留给众人准备的时间也不多。玉玳便提前几天把二格格给送到宫里去了。成妃接过孩子自然高兴得很,现在胤衸大了,咸福宫也渐渐没那么热闹。玉玳这会儿把孩子送过来,也算给成妃添了个乐儿。
“这次说来真是辛苦你了,太后那儿你这孩子办得好,听说连万岁爷都说了,夸你是个好的。”看着瘦了不少的玉玳,成妃开口就是夸赞,儿子的爵位回来,最高兴的莫过于成妃。
有时候世情就是如此,很多时候当事人并不觉得多难堪,多要紧的事儿。但身边的人,尤其在乎他的人,就比正主还要更操心些。儿子爵位不高,成妃便时时担心,又怕有谁欺辱了儿子,又怕儿子心里不舒坦跟自己较劲。
“额娘这话言重了,这都是媳妇该做的。”玉玳笑得大方得体不失亲近,这些年成妃老了不少,自己也不好再像当年那般装痴卖傻的逗人高兴。当漂亮姐姐成了漂亮阿姨之后,相处方式也就自然而然变了。
而且什么叫夸自己是个好的,这也就是成妃这么说玉玳能忍,要不然这话怎么听怎么怪。自己自然好得很,伺候太后那些天也是心甘情愿那般哄着老太太的,康熙夸不夸的也就那么回事吧。都说皇权威严,但若是这皇权来来回回,阴晴不定的折腾人,时间久了也就只这么回事了。
这次去五台山,玉玳做主把令仪和弘曙都给带上了,不为别的,就为了带孩子多出门瞧瞧也是好的。尤其令仪,再是外向又开朗的姑娘,这些年其实也就在府里和园子里闹腾得多,再不然就是几个姐妹府上,连出去的时候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