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吃货生存指南_作者:可乐姜汤(38)

2020-06-10 可乐姜汤

    这下不像刚才心思飞去了别处,入口没被呛着,只觉得裹着汤汁的虾极烫,烫得舌尖微疼。

    浓郁的鲜辣味激活了所有的味蕾,咸、辣、麻、香,所有的味道都是在衬托虾的鲜味,不同于常见的清淡鲜味,这种鲜味是极丰富的,麻辣的酱汁浓稠如芡,芡包油。

    咽下以后,舌尖还是麻酥酥的,口中留下鲜虾特有的回甘。

    他抬头看向姜舒窈,她已经手脚麻利地剥了一大盘虾皮了,辣得双唇通红,用无名指和小指勉勉强强地卷起酒杯,十分不雅观地一饮而尽。

    谢珣见她吃得畅快,自己也跟着馋得慌。

    口中还留有着淡淡的鲜辣味,舌尖微麻微痛,越是这样就越想一口接一口地吃,仿佛这样才能缓解辣意。辛辣味让人上瘾,鲜味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谢珣剥虾的速度越来越快,油辣鲜香的滋味儿刺激得他额上生出薄薄一层汗。

    真不知道姜氏是如何作做出这般美味的虾来的,酱汁浓浓渗透到了虾肉中,虾身柔嫩,肉质弹牙。虾的鲜味也融入到了酱汁中,连辣油也包裹着虾的甜鲜味。

    酱汁咸辣,却掩盖不了虾的鲜味,谢珣一口接一个,甚至生出用馒头沾那带着虾鲜味的棕红酱汁的想法,想必一定美味至极,哪怕只是馒头,也比晌午在东宫用得饭食好上太多。

    两人安安静静地吃虾,四周除了剥虾时的响动,就只剩屋外凉风拂动竹叶的响声了。

    姜舒窈吃得痛快极了,到最后吃到胃撑,嘴唇快要肿了的时候终于停下来了。

    谢珣上手快,剥虾速度已经超过她这个老手了,两人把那一大盆虾消灭得干干净净,完全没有贵女君子应有的风姿。

    姜舒窈叫人收了碗盘,和谢珣两人用皂荚好好洗了几遍手,才感觉手上的味道没了。

    谢珣一顿饭吃的是心满意足,正准备回书房,却被姜舒窈叫住:“你要喝藕粉吗?”

    “……还有?”

    姜舒窈点头,又回到餐桌前:“当然,总不能光吃虾吧,藕粉也算是主食了,去去油,压压咸味儿。”

    谢珣不得不赞叹姜舒窈于吃上可真擅长。

    冲好的藕粉透明浓稠,晶莹剔透,白中透着淡淡的红色,入口香甜,软滑微糯,不需废力咀嚼,清甜的藕粉便顺着喉咙滑下,留下悠长的回甘。

    一顿麻辣咸香的荤菜后,食一碗清甜醇糯的藕粉,浑身舒坦,只觉得那股辛辣带来的燥意在清甜中散得无影无踪。

    谢珣用了两碗,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碗。

    想到明日上值又要吃那些无滋无味的饭菜,顿觉颓然。,,    谢珣吃饱后便回房看书去了,两人相处算不上夫妻,也算不上朋友,勉勉强强算个饭搭子,还是姜舒窈热情邀请谢珣吃饭的那种。

    姜舒窈算了算日子,颇为激动。后日便是休沐了,吃人嘴短,谢珣吃了她这几顿,答应她个小要求总不过分吧。

    她这顿吃得太饱,坐着不舒服,便跑厨房去准备明日的早餐,也算站着消食了。

    中华早餐文化缤纷灿烂,南北习惯大多不同,但也有美味到统一南北口味的食物,比如包子。

    说到包子的种类,那可就列举不完了。往包子店门前一瞧,牌子上密密麻麻写着的种类足以让人瞧得眼花缭乱。霉干菜肉包、酱肉包、牛肉粉丝包、豆沙包、奶黄包……但姜舒窈最爱的还是小笼包。

    制作小笼包,皮馅皆有讲究。和面、醒面、揉面,每一道工序都要讲究。做馅也是,肉馅要选用肥肉比例正好的猪腿肉,姜末葱花要剁得细碎,搅馅要往一个方向搅,这样出来的肉馅才会口感完美。

    而其中最为讲究的是皮冻的制作。将猪皮捶打剁烂,加入调料腌制,再同柴火慢熬的鸡汤一同熬制,冷却之后变得到皮冻。切丁与肉馅搅拌在一起,蒸出来的包子便有了所谓的“汤汁”。

    这便是精髓所在了,吃小笼包时,用筷子戳破那层薄薄的皮,或者直接送至口边轻咬一口,滚烫鲜美的汤汁瞬间溢出,烫得舌尖微麻。食者不得不连连吹气,再小心翼翼地吸走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