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_作者:秋水晴(11)

2020-07-09 秋水晴

    李沄坐在榻上,看着父亲急得团团转想跟母亲解释的模样,不时地叹口气。

    别说父亲本来就不是真心实意要废后,就算真的是,如今被抓包了,也不会承认啊!

    但李沄有心无力,她现在话都说不好。

    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看着在父亲面前委屈示弱的母亲,李沄内心暗中为母亲竖起了大拇指。

    给母亲点赞。

    李沄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前面的两个大人。

    “阿娘!阿娘!”

    正在跟父亲生气的母亲听到李沄的叫唤,快步走了过来,温柔地将她抱起来。

    李沄的额头抵着母亲的脸颊,声音软糯稚嫩:“阿娘,不、生气。”

    背对着父亲的母亲原本还冷凝着的五官,瞬间就变得柔和,她还朝李沄眨了眨眼。

    李沄一怔,没想到母亲也有这样不为人知的一面。她抱着母亲的脖子,咔咔笑了起来,一副稚儿不识愁滋味的模样。

    父亲见状,连忙上前,从背后将妻女一起抱在怀里。

    父亲在母亲耳旁语气温柔地哄着——

    “媚娘,你别气。你看我们的几个子女,个个聪明伶俐,还有我们的小公主太平,我还要与你一起看着她长大呢,怎么会想着要废后呢?”

    “我跟你多年夫妻,我怎会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王伏胜前来告密的时候,我根本就没信他,可我心中正烦着,上官仪又来掺和此事,我才一时鬼迷心窍。”

    “即便那样,我也没有萌生要废后的念头。那、那都是上官仪的主意!诏书也是他拟的,你方才也看到了,诏书上还没盖章,我没同意!”

    被母亲抱着的李沄顿时傻了眼。

    她没想过一国之君的父亲,竟然也会有这么耍赖的一面。

    没有父亲默许,上官仪敢拟废后这样的诏书吗?    005

    不管废后之事到底是不是父亲默许,母亲也没打算在此事上跟父亲辩个明白。

    母亲听了父亲的话,微微一顿,随即顺着父亲的台阶而下,“因为前太子李忠被废之事,上官仪一直对妾怀恨在心。如今竟敢擅自起草废后诏书,其心可诛。此事断不可能是他一个人的主意。”

    父亲闻言,神色沉吟,“媚娘的意思是——”

    母亲将话接了过去,“李忠是前太子,昔日圣人因为他并非是我嫡出为由,废黜了他,另立弘儿为太子。后来李忠又因为终日疯疯癫癫、擅自占卜犯下罪行而被贬为庶人。妾以为李忠昔日是装疯卖傻,借此让圣人将他流放到长安之外,好让他韬光养晦,暗中寻找机会与上官仪暗中勾结,加害于妾。”

    李沄:“……”

    李忠已经贬为庶人,皇室中人即便是被贬为庶人,还是有人看守的。

    按照母亲缜密的个性,李忠要是有图谋不轨的念头,能逃得过她的法眼吗?

    可母亲对李忠还是不放心。

    不管王伏胜到底有没有和上官仪沆瀣一气,母亲都要趁这个机会将李忠赶尽杀绝。

    一箭双雕。

    不管上官仪还是李忠,这一次都不会有任何活路。

    母亲将李沄放在榻上,顺手从案桌上取了一个樱桃给她,“太平,吃樱桃。”

    李沄傻傻地坐在榻上。

    母亲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尖。

    她回神,伸手将母亲给她的樱桃接了过去。

    父亲在案桌的另一侧坐下。

    母亲抱着李沄,徐声说道:“王伏胜从前是侍候李忠的人,上官仪曾是庶人李忠的少师。圣人可曾想过,为何王伏胜前脚向您告密说妾在后宫行厌胜之术,上官仪后脚便进宫面圣?上官仪与王伏胜贼心不死,蓄谋已久要加害于妾,好让李忠伺机卷土重来。”

    父亲眉头微蹙,“上官仪此人我是知道的,他虽曾是李忠的少师,但忠心耿耿,只是有些食古不化罢了。”

    “他若不是心谋不轨,为何要在圣人气头上的时候火上浇油,不分青红皂白便拟了废后的诏书?一国之后的废立,是国之大事,岂容他放肆?”母亲红唇淡抿,一双清亮有神的明眸直直望向父亲,语气有些难过,“或许,那是圣人的意思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