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_作者:秋水晴(19)

2020-07-09 秋水晴

    武则天听得脸色铁青,身后的侍女们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

    库狄氏低头,轻声说道:“是奴服侍不周,请皇后殿下赎罪。”

    武则天又怎会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李沄不过才两岁,力气再大也不会把案桌打翻。

    她想起贺兰氏的明艳动人,又想到方才在东暖阁时韩国夫人跟她提过的事情。

    韩国夫人有心绞痛的毛病,这一年发作得越发频繁。她说这些天时常胸闷喘不上气,总觉得自个儿时日无多。如今贺兰敏之已经改为武姓,继承武士彟的爵位,可贺兰氏的终身大事还没定下。

    韩国夫人说她日后再也不能为武则天分忧,就让贺兰氏进宫陪武则天。

    这事说起来,其实并不只是韩国夫人的主意。

    李治在上官仪的劝说下,差点将武则天废黜的事情,不仅让武则天心生警惕,也让远在国公府的杨氏坐立不安。

    在杨氏看来,男人最看重的不外乎是权力和女人。

    李治已经是一国之君,站在权力的顶端,他已经不需要更多的权力。

    武则天有美貌有智慧更有手腕,可她再美,也已经不能与年轻时相提并论。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于是,杨氏为武则天相中了含苞待放的少女贺兰氏。

    年轻的小娘子,一副容貌明艳无双,能歌善舞,很适合在帝王身侧当一朵解语花。

    最关键的,都是自家人。

    武则天原本也觉得母亲杨氏的考虑没有什么不妥,贺兰氏年轻美丽,有她所没有的青春和激情,城府不深,容易拿捏。

    可当她听到贺兰氏竟将自己做的错事嫁祸给李沄时,情感就变得不一样了。

    她贵为一国之后,再怎么忠爱一个小物件,也不会因为贺兰氏的无心之失而责怪她。

    可贺兰氏却因为这件小事撒谎,还嫁祸给李沄。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妮子。

    天家的公主,又岂能是她的替罪羔羊?    008

    李沄并不关心贺兰氏能不能进宫,说实话,她觉得贺兰氏一个花样少女,跑到后宫也没什么好处。

    父亲即便再宠爱贺兰氏,都不会将贺兰氏看得比母亲更重要。

    上官仪怂恿父亲废后,如今下场凄惨,家属也无一幸免,男丁被流放,女眷全部没入掖庭当苦力。

    一个举足轻重的大臣因为得罪了母亲,都只能落得如此下场,贺兰氏又算什么?

    母亲不动声色拔除眼中钉的狠劲儿,从来不会因为眼中钉的身份而有所改变。

    李沄蹲在大树下,陪着李显和李旦看了一会儿蚂蚁,就觉得无聊。

    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了,风吹在脸上也不会觉得很冷。

    皇太子李弘从泰山回来后病倒了,到现在还没康复。

    李沄早就在史书上看到过,太子阿兄是个病秧子,天天不是头晕发烧,就是受寒咳嗽,一年四季总有那么三个半季节是病恹恹的。

    现在李沄年纪还小,稚儿的抵抗力也并不是那么好,所以在李弘生病期间,武则天都很少让李沄去东宫找李弘玩。

    但李沄对那个斯斯文文的太子阿兄却很有好感。

    春天到了,不知道太子阿兄在东宫闷不闷,不如让母亲带着她和三兄四兄去找太子阿兄玩,有人陪着说话解闷也是好的,对病情也有好处。

    李沄吵着母亲要去东宫看太子阿兄。

    母亲很惊讶,“你不是上个月才见过太子阿兄吗?”

    李沄:“……”

    上个月到现在已经很久了呀!

    李沄仰头,眨巴着那双黑溜溜的眼睛,冲母亲讨好地笑,“阿娘,去东宫,看阿兄。”

    说起李弘,也是令人哭笑不得。

    自从太平公主出生之后,武则天和李治的几个儿子对这个阿妹都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喜爱,还没到年纪出宫设府的李显和李旦,平常一有时间就到丹阳阁去看阿妹;已经出宫设府的雍王李贤,一天到晚拿着好玩的小东西进宫,不管刚出生的阿妹会不会玩,先送了再说,那些小东西如今都被收在了李沄的库房里;至于太子李弘,那时太子李弘已经十五岁了,要跟着一起上朝议政,自然就没有那么得闲,去见阿妹的次数就较为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