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_作者:秋水晴(264)

2020-07-09 秋水晴

    李沄:“……”

    小公主有些羞恼,“永安可真是个小叛徒。”

    周兰若在宫里,如果不是在丹阳阁陪她,就是去东宫找杨玉秀玩。她因为在太液池边睡着而受凉的事情,槿落秋桐不会说出去,那杨玉秀是怎么知道的呢?

    ——当然是周兰若跑去东宫玩的时候,悄悄跟表嫂说的。

    杨玉秀看着炸毛的小公主,抿着嘴笑,“你别怪永安。你生病的时候,她去东宫找我,还情绪很失落的模样呢。”

    李沄愣住。

    她虽然是生病了,可也不是什么严重的病,周兰若为什么会情绪很失落?

    杨玉秀学着永安县主平时说话的腔调,说道:“永安如今再也不是太平心中最重要的人啦,太平明明是在太液池边陪攸暨表兄的时候着凉了,偏要跟圣人舅父说她是因为贪看太液池的野鸭玩耍才着凉的。嘤,我心里好难过。”

    李沄顿时汗颜。

    她都能脑补出周兰若那个小萝莉扑进杨玉秀怀里撒娇的模样了!

    杨玉秀没有再跟李沄开玩笑,只是笑着问道:“我也好些时日没见攸暨了,他还好吗?”

    李沄想着那天武攸暨到丹阳阁时的模样,点头又摇头,“我也说不好。”

    杨玉秀闻言,沉默了片刻,然后又说道:“我前些天见到了父亲,父亲说皇后殿下似乎有意将武家的子侄召回长安。”

    李沄有些惊讶,“我从未听阿娘提起此事。”

    “大概是时机还不成熟吧。我父亲说了,如今攸暨年龄尚小,还不能独当一面。若是此时皇后殿下将武家的子侄召回长安,对攸暨也不好。”

    李沄默然。

    父亲自从养成每天练剑的习惯之后,头疾发作得已经没有那么频繁。

    太子阿兄和母亲虽然感情上没有不和睦,但母子二人在许多事情的立场其实是有分歧的。

    父亲身体尚可,朝堂之上母亲培养的大臣们当然也是韬光养晦。

    纵有大臣愿意为母亲卖命,可用起来,又怎么比得上同源同宗的自家人呢?

    武攸暨年纪尚幼,不堪重任,母亲只好将目光转向被贬出长安之外的武家子侄。

    李沄记得她年幼的时候,母亲带她去感业寺,外祖母杨氏也在。

    那时候外祖母就跟母亲说,武三思和武承嗣这些武家子侄在长安之外吃遍了苦头,重回长安,他们只会对母亲感激涕零。这些人即便是再不成器,总有一两个出挑的能为母亲所用。母亲拒绝了,因为韩国夫人还活着,而贺兰敏之是国公府的继承人。

    如今韩国夫人去世好些年了,国公府的继承人从贺兰敏之变成了武攸暨。

    母亲也终于萌生出了要将流放在外的武家子侄召回长安。

    可武攸暨怎么办?

    武攸暨是母亲选的国公府继承人,却难保武三思和武承嗣那些自持是嫡系孙子,明里暗里对武攸暨使坏。

    既然是要召回武家的子侄,武攸暨的生父生母也会一起召回来。

    太子阿兄十一岁的时候已经上朝听政,还能处理政事,那是因为他有父亲和母亲为他护航。

    可武攸暨呢?

    同是十一岁,攸暨小表兄面临的局面是:恩师病逝,父母和叔伯全都是拖他后腿的货色。

    小公主光是想,都忍不住替攸暨表兄头秃。

    真的是太难了啊!    091

    李沄去清宁宫找母亲。

    虽然圣人和皇后殿下吩咐过, 小公主的病要是还没好,就不许她出丹阳阁乱逛,但如果李沄非要出去, 侍女宦官都不敢拦她。

    李沄到清宁宫的时候,武则天正在清宁宫的书阁练字。

    谁都知道,皇后殿下好书法, 一手飞白体写得十分漂亮, 连圣人李治都自叹弗如。

    清宁宫如今的大侍女是碧华,自从库狄氏嫁给裴行俭之后,从前库狄氏负责的事情, 都交给了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