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_作者:秋水晴(327)

2020-07-09 秋水晴

    巴拉巴拉。

    也难怪周兰若好奇,从前李显还没出宫的时候,在宫里是三天两头带着几个小郎君跑到丹阳阁找小公主,不然就是把小公主和永安县主都请到承乾殿玩耍,日子过得十分热闹。

    可自从李显出宫建府之后,也没人拽着几个小郎君折腾,几个小郎君去丹阳阁的次数明显减少,从前十分热闹的大明宫,因为一代顽主李显的出宫,而变得冷清不少。

    出了宫的英王李显,跟飞出笼子的鸟儿似的。从前在宫里,就在父母眼皮底下,就是肚子里有再多的馊主意,也只能偷偷摸摸地折腾。如今好不容易出宫里,还纳了一个貌美如花的英王妃,简直是如鱼得水。

    英王李显自己折腾还不够,还要拽着自己的王妃一起折腾。

    今日在英王府中住,明日就带着英王妃韦氏到百草园中去度假,心里还琢磨着他的生意经。就说英王妃韦氏如今带进宫里送给两位小贵主的香囊,主意就是李显先想出来的。

    年前的时候,英王想卖百草园的茶叶,于是就想了个斗茶这样的事情,交给太平公主和永安县主两个人帮忙推广。所谓推广,无非就是叫小公主跟小贵主们在一起的时候,玩分茶的游戏,看谁能用茶汤分成复杂的图案,又看谁分出来的图案持久时间更长。

    太平公主和永安县主在那些聚会的场合,大概就是露了一两手,自那之后,斗茶就风靡长安贵女圈。百草园的茶叶如今已经供不应求,大唐境内自前几年全民种番薯的风气后,如今又掀起了一股中茶树的风气,尤其是在江南一带,种茶喝茶之风更盛。

    李显尝到了种番薯种茶树的好处后,如今又盯上了香料。

    他看到自家王妃做的香囊后,就跟韦氏说:“你不如送两个进宫里,就送给太平和永安好了。那两个小家伙要是觉得好,你就再多送几个给她们,让她们送给交情好的小贵主,旁人要是问起配方,就说这是由你和护国寺的高僧研究出来的配方,十分珍贵。”

    韦氏初始时还十分犹豫,跟李显说:“万一太平和永安觉得不好,怎么办?”

    李显却嘿嘿笑道:“没事儿,就算太平和永安觉得不好,也不会说什么的。你准备两个贵重的金手镯,要是太平想说不好,你就把金手镯送给她。”

    韦氏:“……”

    韦氏从没想到天家的皇子和公主,原来是这么相处的。

    韦氏金手镯都准备好了,小公主和永安县主却没说香囊不好。小公主将香囊收好,等活泼又多话的周兰若问完一堆问题之后,才慢悠悠地问韦氏——

    “三兄是不是叫三嫂准备了一些香囊放在英王府?”

    韦氏愣住。

    周兰若看着韦氏怔愣的声色,嘻嘻地笑着说:“三表嫂,三表兄从来不会主动送这些东西给太平呢。他要是送了,那就肯定要太平帮忙,太平帮忙的话,你们是要付出代价的哦。”

    韦氏听得一头雾水,不由得睁大了一双美眸:“什、什么?”    113

    韦氏看着眼前笑得十分可爱的永安县主,又看了看笑容可掬的小公主, 默默地朝身后的侍女伸手。

    侍女上前, 交给英王妃一个精美的梨木盒子。

    她还以为李显叫她准备的镯子可以不用派上用场了呢。

    韦氏将锦盒打开, 一对黄金虾丝镯在阳光下折射出金属特有的光芒。

    ——要闪瞎眼了。

    在大唐, 做黄金虾丝镯并不十分成熟,一对工艺精美的黄金虾丝镯,其珍贵不仅取决于黄金, 更取决于工艺。李显给韦氏支招的时候, 就已经给她打过招呼——

    太平从小就喜欢金灿灿、亮晶晶的东西。

    按照李显的意思,最好是送两个镶金兽首玉臂环,因为阿妹小时候收到过一对那样的臂环, 喜欢得不得了。韦氏却想着既然小公主已经有了一对那样的臂环, 她再送, 或许小公主就没那么稀罕了。

    想来想去, 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嫁妆。

    那是她出嫁的时候, 外祖母专门为她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