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_作者:秋水晴(335)

2020-07-09 秋水晴

    武攸暨眉头微蹙,徐声跟李沄说道:“我虽然也关心此事,但主要促成此事的事情并不是我。”

    李沄笑着解释道:“这事情若是让我和永安拿给母亲,她或许会觉得是我们闹着玩。攸暨表兄虽然尚未正式入朝,可你的老师是阎相。阎相虽然已经去世,可名声犹在。你把这图拿去给杨表舅看,他若是觉得可以,或许这路是能修成的。”

    小公主说那些话时,语气十分耐心,像是教导一个晚辈似的。

    武攸暨不由得看了小公主一眼,又看一眼,然后才徐声说道:“太平。”

    李沄抬眼,“什么?”

    少年那双漆黑的眼里带着笑意,声音也含着笑意,“我是表兄,你对我,不能像是对永安一样哄。”

    李沄:“……”    115

    上元二年的春天,太平公主十岁。

    这年的三月, 皇后殿下武则天再度举行亲蚕大典, 这是皇后殿下连续两年举行亲蚕大典。

    圣人李治去年因为过量喝酒, 诱发了头疾之后, 精力就大不如前,皇后殿下与群臣议政的次数也变得频繁了。

    连续两年举行亲蚕大典,那是以前从来都没有过的。

    李沄知道母亲的用意, 母亲是希望借此提升自己在民间、在朝廷的声望。

    不过小公主如今不操心母亲的事情, 母亲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她想要做什么, 从来都不需要旁人为她操心。

    阳春三月, 太掖湖边的槐花林开得正好,桃花也正值花季。

    粉色的桃花瓣被春风吹下指头, 落在碧波荡漾的太掖湖里, 花瓣随着波浪一荡一荡的, 像是小舟一般。

    李沄和周兰若在丹阳阁中待得闷了,派人去东宫, 说想约太子妃一起到太掖湖上泛舟。

    杨玉秀听到两位贵主相约,便笑着应下,换了一身轻便的常服, 在一群侍女的拥簇下去了丹阳阁, 打算和李沄一起到太掖湖去。

    在去往丹阳阁的路上, 恰好遇见上完大朝会回东宫的李弘。

    青年太子穿着一身朝服, 从前方匆匆而来, 后面跟随着一群宦官,他的神情肃穆,大概是在大朝会上发生了什么闹心的事情。

    杨玉秀远远见到了李弘,便恭立在一旁,等着他过来。

    李弘心里有些不痛快,刚才在大朝会上,有大臣提出如今突厥虽然不曾大规模进犯大唐北境,但最近一年多,突厥士兵时常侵扰大唐边境居民,实在可恶。

    这几年大唐先是打败了吐蕃,在打败了吐蕃之后,又将高丽的反叛势力镇压了,如今安西大都护府和安东大都护府遥相呼应,也该给突厥一个迎头痛击,省得突厥天天在北境无事生非。

    以皇太子李弘为首的一群大臣并不主战,李弘认为,自从大唐开国以来,征战不断。

    连年征战,国库都快被打空了。

    若是没有遇上天灾**,倒也好说,若是遇上了天灾,则民不聊生。

    四年前,薛仁贵大败吐蕃,西域诸国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虽然偶有摩擦,但与百姓的安居乐业相比,那点小摩擦就不是事。安西都护苏子乔镇守西域,吐蕃与大唐目前的相处还算友好。

    西域安定了,东边边境又不安稳。

    去岁过年,高丽反叛势力渗透到长安,想挟持太平公主为人质,与大唐天子谈判。

    可惜高丽反叛势力功亏一篑,没能得逞。

    在大理寺丞狄仁杰的主持下,渗透长安的高丽旧部势力被连根拔起,如今安东的高丽各部落也开始步入正常的轨道。

    李弘认为大唐境内如今好不容易总体安定,正是休养生息的好时机。

    可也有好战者站出来,说太子殿下可别忘了,当日吐蕃是如何挑起战事的。当初吐蕃屡屡进犯大唐附属国吐谷浑,那时我等也认为吐蕃与吐谷浑相邻,偶有摩擦并非大事,因此听之任之,结果呢?吐蕃狼子野心,一把吞并了吐谷浑。如今虽然吐谷浑已经复国,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突厥屡屡进犯,朝廷应该当机立断,马上集结兵力,将吐蕃想要侵犯大唐领土的念头掐灭在摇篮里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