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沄觉得对于皇家媳妇而言,刘氏这样的性情也挺好的。
会应酬的人很会讨人欢心,像英王妃韦氏,就很讨母亲的欢心。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要是个个都这样,这些王妃进宫请安的时候,岂不是天天勾心斗角要争宠?
像四兄这样的文艺青年,王妃会不会应酬都不要紧,最要紧是能跟他合拍。
在殷王府中,读书,练字,弹琴。
没那么多的纷纷扰扰,就很好。
李沄将手中的茶杯搁下,笑盈盈地跟李旦说道:“四兄放心,虽然刘家小姐姐有点容易害羞,可她很温柔。”
旁边的武攸暨闻言,抬头看了少女一眼。
少女端坐在前方,前额的头发都梳了起来,露出洁白光滑的额头,肤若凝脂,眸光清澈有神……她看着,就像是早晨含苞待放的鲜花一般。
武攸暨眨了眨眼,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在看向太平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闪了神。
李沄却浑然不觉少年的目光,她只是笑着跟李旦说刘氏的事情。
雍王李贤听说阿妹在殷王府,特别去看她。
恰好就碰上了几个小家伙在杏花林里煮茶聊天,雍王也不嫌跟他们有代沟,直接坐在旁边,跟他们说话。
这些年,李贤虽然不讨皇后殿下的喜欢,可他在几个阿弟阿妹跟前,也挺受欢迎。
原因无他,李贤从小聪颖,学识渊博,他出宫建府比较早,性情潇洒不羁,跟几个小家伙在一起的时候,时常跟他们说一些新鲜好玩的事情。小公主从小也喜欢粘着二兄,有什么事情她无法解决的,都去找二兄。当然,她也很关心这个自小就聪颖却不受母亲喜欢的二兄。
三年前,苏子乔在去西域前,曾经暗示她可以跟李贤多来往。
李沄当时就觉得苏子乔话中有话,只是许多事情,他也不能明言。
苏子乔不说,李沄隐隐约约也是有些明白的。
历史上,太子阿兄英年早逝。如今太子阿兄虽然还活着,但总是病恹恹的,李沄总是提心吊胆,很害怕下一刻太子阿兄就撑不住,又要猝死。
太子殿下的身体不好,雍王李贤这两年却频频出头。
今年正月,京师地震,毁坏房屋无数。
那时太子殿下生病,正在东宫养病,李贤在大朝会上,向圣人李治请求让他与杨思俭一同主持赈灾重建之事。
安顿失去家园的灾民,组织房屋的重建工作,这些事情在有条不紊地推行。正月的长安还是一片废墟,到了夏天,已经恢复了昔日的繁荣和生机。
——雍王李贤功不可没。
长安的百姓如今提起雍王,都是一口一个我们雍王,那个亲热劲儿,就别提了。可见雍王李贤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拉拢人心,如今在民间的名声也是很好了。
李沄看着如此出色的二兄,心中又喜又优。
如今太子阿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母亲向来也不喜欢二兄……她总是有些担心。
有些烦恼一旦涌上心头,就挥之不去。
李沄的情绪有些低落,坐在她身旁的雍王看着她,笑着问道:“太平好似情绪不高,不高兴见到二兄吗?”
武攸暨笑道:“太平怎么会不高兴见到二表兄?她陪永安一起去了护国寺,还遇见了未来的四表嫂,又是上香又是替四表兄打听未来四表嫂的性情爱好,如今大概是有些累了。”
李沄闻言,嘻嘻笑,“还是攸暨表兄懂我。”
李贤却是笑瞥了她一眼,然后慢悠悠地说道:“下个月,吐蕃国相钦陵会出使长安。”
几个小家伙愣住。
武攸暨眉头一皱,“太平如今都出家了,吐蕃王子也求娶不成了,吐蕃国相来做什么?”
说起这个,李贤却忍不住哈哈笑。
李贤说苏子乔在西域请吐蕃国相喝酒,跟吐蕃国相说虽然公主已经出家了,但他早就在给圣人的奏折上说了国相将要出使大唐的事情,如今大唐天子及满朝文武百官都在高高兴兴地等着他去长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