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_作者:秋水晴(434)

2020-07-09 秋水晴

    苏子乔是苏定方晚来子,他出生的时候,长兄苏庆节已经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都定亲了。他被父亲扔给裴行俭调|教的时候,长兄在长安娶妻生子,苏子乔与自家的大侄儿相差没几岁。

    大侄儿早就定下亲事,前两年喜得麟儿。

    那时苏子乔还在西域呢,看到兄长报喜顺便催婚的信件时,心情颇为复杂。

    ——苏将军显然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的,居然就这么当了叔公。

    心情真是十分微妙。

    苏子乔看着为了自己婚事差点老泪纵横的兄长,默了默,然后安慰兄长说道:”阿兄的年纪比我大多了,不会看着我孤身终老的。”

    苏庆节:“……”

    苏庆节又被自家阿弟气走了,临走的时候再次对天发誓,他要是再为苏子乔这兔崽子的事情操心,他就不是人!

    裴行俭看着苏庆节那暴走的背影,哭笑不得,转而望向苏子乔,十分不赞同地说道:“你的阿兄也是为你好,你何必总是惹他不痛快?”

    苏子乔望着兄长远去的背影,原本冷凝的面容微微柔和了一下,淡声说道:“正是因为兄长是为了我好,我才会惹他不痛快。”

    同是父亲的儿子,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嫡长子苏庆节是真真正正在锦绣丛中长大的,一出生,就肩负着父亲的许多期望,希望他知书识礼,光耀门楣。

    可幺儿苏子乔,因为年幼时有不足之症,久治不愈,转而求助神佛。当时还在世的玄奘大师跟苏定方说,不妨让小郎君跟着父亲习武,等长大了些,便让他随父出征,造福天下苍生,兴许就好了。

    那时候刚出生的英王李显,也是因为身体不好,去当了玄奘大师的徒弟,后来就好了。

    死马当活马医。

    英王李显都能当玄奘大师的俗家弟子了,苏子乔去军队怎么了?

    苏子乔刚出生时娇生惯养,可自从被扔去军队之后,苏定方走的就是黑脸严父路线。

    可苏庆节不一样,苏庆节身上承载着太多的期望。

    苏定方对嫡长子的态度,跟对小儿子截然相反。

    正是因为父亲对两个孩儿的态度截然不同,才令苏庆节每次见到苏子乔,心里就开始内疚,想要补偿,恨不能将他所能给的,都给苏子乔。

    只是可惜,苏庆节对此好似不太得法,每次满心的愧疚,总能被苏子乔搅得乱七八糟,别说感动苏子乔,就是自我感动都无法做到。

    苏子乔摇了摇头,跟裴行俭说:“父亲刚去世的时候,我回来长安守孝。阿兄对我很好,什么事情都顺着我。天天给我塞吃的塞用的,还塞银子金叶子,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也都先送来给我,似乎是想把父亲没给过我的关心都补给我。塞银子金叶子就算了,有一天半夜,他居然还把自己全部私房钱悄悄拿来送我。”

    裴行俭:“……”

    苏子乔面无表情地转身,“我要不是三天两头惹他不痛快,他能被自己感动坏了,说不定能把国公府屋顶的瓦都卖了给我,到时候阿嫂岂不是要带着一家老小来砍我?”

    裴行俭:“…………”

    这些事情,苏子乔极少提起。裴行俭心里也觉得苏庆节在对待苏子乔的事情上,很不得法。

    可说起来,谁能对苏子乔很得法呢?

    从前圣人李治倒是把苏子乔的毛顺得很得法,苏子乔在羽林军的时候,对李治言听计从。

    裴行俭也发现,那时候的苏子乔,似乎是在李治的身上,感受到了来自长辈的那种纯粹的关爱。

    没有目的,不求回报的。

    可真是个傻孩子,圣人擅长摆弄人心,润物细无声的,就将他治得服服帖帖。

    随着时间推移,裴行俭却发现,许多事情,他以为苏子乔不懂,可是苏子乔心里都明白,只是他什么都不说。

    已经将要午时,苏子乔跟裴行俭说:“师兄不如今天留下用饭?”

    裴行俭摇头,“不了,我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