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_作者:秋水晴(532)

2020-07-09 秋水晴

    那是他和武媚娘唯一放在心尖上的女儿,是他们终其一生都宠爱着的公主。

    李治记得当年他谱曲的时候,粉嫩嫩的小女儿在长生殿中,听着他的琴声流下了泪水。

    他寂寞了许多年,心中许多的苦闷与心事无处诉说。

    高处不胜寒,即便是曾经发誓要生死相依的心爱之人,在皇权之下,仍旧无法全然信任。

    唯独对这个女儿,他与媚娘都毫无保留地宠着、爱着。

    看着紫藤花下的女子,舞姿曼妙,令他想起心爱女子翩翩起舞时的模样。

    巧笑倩兮,美眸盼兮。

    恍惚中,他仿若看到年轻的武媚娘在花雨中款款而来。

    李沄在花雨中旋转着,四下静悄悄的,除了她的呼吸和风吹过的声音,世界安静得仿若无人。

    最后的动作定格,一朵紫色的鲜花从她的前方落下,李沄想起清晨时做的梦。

    她笑着回头,“阿耶,不如我们去槐花林——”

    话音戛然而止。

    那个靠在卧榻上的男人,嘴角微扬,双目紧闭。

    百岁光阴如梦蝶。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180

    光宅二年, 太平公主十八岁。

    这一年的紫藤花开得格外美丽,长安的春天似乎因此而染上了一抹神秘动人的紫色。

    在漫天的紫藤花雨中, 帝崩。

    天子驾崩, 当今皇太子李弘于枢前即皇帝位。

    李弘自当了皇太子以来,多次监国,并且深得人心。只是, 身体不太好。

    当年太宗驾崩,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了四名顾命大臣。李治刚登基的时候,吃尽了顾命大臣的苦头, 自然不会让李弘重走他当年的路。

    李治这些年来也给了许多机会李贤,希望他能辅助长兄。

    可李贤如今也太年轻了, 虽然他在政事上大放异彩,却还是年轻气盛。

    思来想去,又有谁能为体弱多病的李弘分忧?

    除了当今的太后武则天,还有谁可以担此重任?

    李治留下遗诏, 军国大事有不决者, 兼取太后进止。

    对于父亲留下这样的遗诏,李沄并不意外。

    这么多年了,母亲一直陪着父亲,两人一同在紫宸殿听政, 下朝后在长生殿、清宁宫商讨家国大事。母亲参政多年,朝廷之上, 有哪位大臣能比母亲更合适辅助如今的圣人阿兄呢?

    李弘登基, 虽然百废待兴, 并未做任何变革。

    近两年虽然边境安定,可去年从春天到冬天,都有天灾,冬天还发生了瘟|疫,关内饥|荒虽不曾像从前那样发生人吃人的惨状,但三餐不继。李弘在当皇太子时,已经很能独当一面,心中很明白此刻大唐最需要的是什么。

    天灾。

    父亲在世时,不断免除百姓的徭役,以安民心。

    如今父亲驾崩,新帝即位,若是贸然大动干戈,便有可能江山飘摇。

    维持先帝在位时的措施,方为上策。

    武则天本是住在清宁宫的,如今新帝登基,昔日的太子妃杨玉秀已经变成了大唐的皇后,武则天搬到了上阳宫居住。

    从前太平公主在大明宫中通行无阻,新帝李弘一直对李沄这个阿妹疼爱有加,他登基后,太平公主变成了太平长公主,从前太平公主所享有的特权,如今一切照旧。

    包括当初帝后专门留给李沄的丹阳阁。

    李弘去上阳宫向母亲请安时,与母亲说道“我与秀娘子嗣单薄,到了如今,只得天泽一个孩儿。偌大的东宫,已经够天泽玩耍了,丹阳阁便维持原状,等阿妹入宫的时候来住。”

    武则天看着立在她前方的李弘,缓缓地点了点头,“也好。”

    李弘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母亲,又跟她说了一些朝堂上的事情之后,就离开了上阳宫。

    李弘前脚离开了上阳宫,太平长公主就到了上阳宫看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