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落秋桐等人把公主寝阁的帘子放下,又将卧榻铺好,就退到了外面的走廊。
自从长公主和苏将军大婚后,屋里就不留人守夜了。
周兰若扶着李沄坐在了榻上,笑着说道:“天泽还是那样活泼。”
李沄笑了,“这宫里平日安静得要命,他若是不活泼,岂不是毫无生气?”
周兰若将李沄缠在手臂上的披帛拿下,“总是不能与我们小时候相比。”
“是吧。”李沄抬眸,跟周兰若说,“我们小时候的日子,不会再有。永安,你我心里都明白,我的阿娘不会止于垂帘听政。”
周兰若沉默着片刻,随即转身,将拿在手里的披帛搭在屋里的山水屏风上。
周兰若说:“我有时候觉得,几位表兄是不是舅母捡的?他们如今的待遇,比起舅父在世时,差远了。还有天泽,他年纪虽小,但已经是圣人了。难道舅母真的要将他废黜吗?”
李沄看着她,说:“几位阿兄若真的是阿娘捡的,那就好办了。”
偏偏他们不是,如今几位兄长不得自由,不还是母亲怕有人借着匡扶皇室的名号来反她?
至于李天泽,他如今年纪还小,杨玉秀也无意让他懂事得太早。
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懂事得太早,他会痛苦。
“别担心天泽,他就算是被阿娘废黜了,依然会是皇太孙。等他真的成了皇太孙,我会想办法多带他出去玩的。放心,不会让他小小年纪就想不开。妙空大师和妙手大师在护国寺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再不然,我就带他到杏子林去找夷光玩……总是有法子让他过得没心没肺一些的。”
周兰若本来是十分严肃地考虑着李天泽和几位表兄的事情的,听李沄那么一说,却想不起来自己要说什么了。
永安县主无言以对地揉了揉太阳穴,有气无力地说道:“晚了,太平你快点歇息。”
李沄伸手拽了拽周兰若的衣角,“永安陪我。”
周兰若陪着李沄一起躺在卧榻上。
李沄说:“永安,这次是真的要变天了。别怕,宋璟是阿娘喜爱的年轻人,他不会有事,你也不会有事的。对这些事情,阿嫂早就看得很清楚。我都听说了,过阵子阿嫂的父亲杨思俭,会带着天泽一起跪在阿娘的跟前,说天泽要禅位。”
周兰若:“……”
黑暗中,李沄的声音很温柔,那些旁人听来惊世骇俗的事情,她却说得跟春风化雨似的感觉,“这有什么呢?阿娘比谁都希望天泽能好好的,毕竟,她也不能再生一个令她满意的皇太子了。”
“天泽是父亲和长兄的继承人,远比你想象中聪明坚强。他会长大懂事,也会活得比谁都通透洒脱。”
“这是我唯一能帮他的。”
“……” 垂拱元年, 冬天无雪。
这一年的冬天, 小圣人李天泽再度哭闹着说不想当圣人,让祖母当。太后杨玉秀的父亲杨思俭带着外孙跪在太皇太后跟前,说圣人年幼, 不堪重任, 为了大唐的百年基业和百姓的福祉, 请太皇太后登基, 行天子令。
圣人禅位, 中书省诸位宰相无人反对,朝廷文武百官为中书省各位宰相马首之瞻, 请求太皇太后登基。
太皇太后认为此举不妥,推辞。
垂拱二年的初夏,太平长公主腹中的孩儿出生,是一对龙凤胎。小郎君名叫苏开阳, 小娘子名叫苏慕。
太皇太后当了外祖母, 大喜, 特别为了长公主的一对儿女特赦洛阳, 封苏开阳为郡王,苏瑾为永乐县主。
垂拱二年的秋天,杨思俭再度带着外孙李天泽提出禅位, 太皇太后本是坚决推辞的。可此时洛水中出现神图,天降祥瑞, 以武承嗣和武三思为首的百官带着民间的万民请愿书, 请太皇太后登天子位。
上至文武百官, 下至黎民百姓,盛情拳拳,急切地希望太皇太后登基。
至此,太皇太后终于不再推辞,决定顺应天意。
垂拱二年,太皇太后登上帝位,改国号周,大赦天下。同时,将皇帝李天泽降为皇太孙,赐姓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