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泽捂着耳朵,“疼啊,太平姑姑,轻点!”
“还轻点?轻点我怕你记不住。”
李天泽干脆耍赖,双手抱着李沄的腰身,“太平姑姑,你别揪我耳朵,我疼。真的疼。”
李沄被他那么一抱,顿时就心软了。
她松开李天泽的耳朵,手揉了揉他的脑袋,柔声说道:“我知道你心中在想念谁,可她既然不见你,你就别往清宁宫跑。”
李天泽声音闷闷的,“太平姑姑曾经告诉我,那片梅林,是我的阿耶为阿娘种下的。如今梅花盛开,我的阿娘却只能关在清宁宫中拜佛念经,我心疼她,想偷偷放两支梅花在清宁宫的门前。”
李沄心里有些酸涩,从长兄去世后,李天泽就不仅失去了父亲,还失去了母亲。他身为父兄的继承人,注定不平凡,承受的事情注定要比旁人多。
长公主伸手捏了捏李天泽的耳垂,他的耳垂饱满,听说有这样耳垂的人,都是有福之人。
“方才在梅林里,你知道祖母和我一起过去了?”
李天泽摇头,“不知道。可是太平姑姑跟我说过,隔墙有耳。我到了梅林,祖母一定会知道的。我故意那样大声嚷嚷,说要剪梅花送去给祖母的。这样一来,就是有人去长生殿说我去了梅林,也没什么关系。再者,说不定阿娘在清宁宫里听见我在梅林,她会在清宁宫的哪个楼阁上看我。”
“太平姑姑跟我说,阿娘心中其实十分关心我,也十分想念我。我看不到她没关系,她若是能看到天泽好好的,心中定然会宽慰些。”
李沄听着李天泽的话,差点没掉下眼泪。
自从她当了母亲之后,比从前更加坚强,但也比从前更加柔软。
她伸手,抱了抱李天泽的小身板,“天泽放心,你的阿娘心中会宽慰的。”
李天泽今年不过八岁,已经流露出来的聪颖已经是她前所未见的。
不止杨玉秀心中宽慰,父亲和长兄在天之灵,也会为这个孩子骄傲的。 永昌四年, 大唐与吐蕃的战事再度传来捷报, 但宫中有张氏兄弟祸乱朝政, 该要发往边关的辎重和粮草迟迟未发。
多年前,由于红薯在大唐境内大范围推广, 后来又有其他的农作物带到西域,安西都护府的府兵就已在西域实现粮食自给。兵部尚书武三思认为, 如今我军形势一片大好,从前薛仁贵将军讨伐吐蕃的时候, 打了胜仗,还得到了吐蕃成千上万头肥美的牛羊, 如今大唐铁骑在吐蕃取得胜利, 在辎重方面自然也不是那么紧张。
宋璟薛绍等人听闻此事,连忙上书圣人。圣人如今专宠张氏兄弟,张氏兄弟与武三思等人又沆瀣一气,自然没少给圣人吹枕边风。
宋璟和薛绍等人上书无用,都跑去了狄仁杰的府邸喝酒。
如今狄阁老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 他亲手提拔的宋璟和薛绍二人, 如今是朝中的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年纪再稍稍大一辈的张柬之、姚崇等人,才干出众, 圣人武则天最近一年在国事上对狄阁老已经颇为依赖。
宋璟、薛绍等人去狄阁老的府邸喝酒也无济于事,因为圣人也快有一个月的时间不曾召见狄仁杰。
苏子都正在公主府中, 等候太平公主的吩咐。
正在边关打仗的将士们需要辎重粮草, 朝廷却迟迟不发, 虽然苏子乔发给苏子都的信件并给提及此事,可朝廷那些不上战场还自以为是的人都干了什么事情,苏子都能不清楚吗?
苏子都心中正为他的十一兄发愁呢。
李沄一出来,便看到穿着常服的苏子都正在庭院里来回踱步。
“子都。”
苏子都听到李沄的声音,连忙上前行礼,“公主。”
李沄却摆了摆手,“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宋璟和绍表兄去了狄阁老的府邸,可有什么消息让你传回来?”
苏子都脸色沉重地摇头。
要是有消息就好了,不论好坏,总得让人心中有个底。可如今这些事情就是没有一个说法,让人心中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