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作者:放鸽子(295)

2020-07-10 放鸽子

    但凡是来过汾州的客商,通常都为避免这麻烦,宁可多出一点钱。

    这回是店家见那拦路虎有几日未在这一带出现了,又被陆辞的惊人食量所惊,一时间忘了提醒,才致其被偷袭。

    陆辞听完之后,不禁蹙眉道:“官衙也不管?”

    店家苦笑:“管,哪里不管?但他却是吃不了什么苦头的!关押在里头的,有不少跟他称兄道弟,况且我还听说,他有好几个同姓的亲戚在里头办差使呢。一般罚是罚了,但罚的钱永远不见影,且因他并未害人性命,所涉钱财也颇少,量罪便不重,往往关个几日就出来了。他和他的同党再想找我们麻烦,却是轻而易举。你啊,近来可务必得小心啊。”

    陆辞莞尔:“好说。”

    店家看他神色轻松,还面带微笑,顿时就更愁了:“你的下仆还将他打了,这在他看来,不就成了在太岁头上的动土么?也怪我没早提醒你。劝你还是听一句,要么早些离开,要么多雇些下仆,省得他那些弟兄寻你麻烦!”

    太岁头上动土?

    陆辞挑了挑眉。

    ——这话怕是得用在对方身上了。

    大宋的汾州,人口不至万户,属于小州。

    而这点,却是王旦精挑细选下的有意安排。

    按照宋律,凡不过万户,且任知州者职位不高的,不设通判。

    在王旦看来,陆辞虽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到底年轻气盛,又是头回去地方任官,去些上等州城的话,容易出些变故,或是受人制约,难以一展身手。

    不如去些小地方,才特意选的汾州。

    通判又名‘监州’,虽品秩低于知州,气势上却是半点不输的。

    因其代表的是朝廷来履行监察之职,敢处处与知州争权不说,遇着不顺眼的地方,还能直接对其发起弹劾。

    在大多数人看来,一向宽厚的王旦是被陆辞惹恼得厉害了,才将人飞速发派出去不说,还挑了个人口稀零的地方。

    但他们却忽略了,这还意味着,陆辞身为汾州知州,就是当之无愧的唯一核心。

    在店家唉声叹气的注视中,陆辞淡定地又打包了三瓶颇对他胃口的姜蜜汤以及五块石头饼,正准备离去时,负责将人押送去官衙的那两名健仆,也赶回来了。

    听他们汇报过后,确定人已被收押的陆辞微一颔首:“走吧。”

    健仆小心翼翼地问道:“是去官衙么?”

    “明日再去。”陆辞理所当然道:“当然是回邸店了。”

    ‘能明天上的班,就不要今天去上’的偷懒原则,他当然不会轻易违背。

    陆辞走出店门时,在这家小饭店附近做生意的那些小经济,都不约而同地向他行了注目礼,神色各异。

    他们是亲眼看着那臭名昭著的‘拦路虎’气势汹汹地进去,又被两脸生的彪形大汉当鸡崽子一样毫不客气地拎出来的。

    然而在他们看来,一贯只捏软柿子的‘拦路虎’之所以吃这亏,大概只是太过轻敌,孤身进的店,而没叫上一帮流氓弟兄。

    等他再带人卷土重来,里头的人就惨了。

    他们在心里给陆辞的下场下了定论后,再看陆辞走出来,见他这让人眼前一亮的漂亮模样,心里更觉同情不忍。

    有一支着小摊子,卖些农产和山货的摊主,就没忍住,扬声呼道:“那位郎君啊,你惹上麻烦事了,还是早些离开吧!”

    陆辞闻声,不经意地向他看了一眼,下一刻就被摊子上的某件东西吸引,径直走了过来。

    那摊主正要再劝,陆辞已用一瞧就价值不菲的折扇骨虚指了指他摊面上的新鲜山药,笑眯眯地问道:“这价格几何?”

    摊主条件反射地答道:“昨日采来的,正新鲜,客官您给……一贯就够了。您也别嫌贵,一样的东西,您去药房,他们起码得要三贯呢。”

    他的其他农货已卖得七七八八了,只剩小儿子昨日上山去帮着砍柴火的时候,随手采来的野山药还没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