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作者:放鸽子(333)

2020-07-10 放鸽子

    所有人都震惊又恐惧地看着,不知从何处冒出来数不胜数的飞蝗,竟是漫山遍野都是。它们就这么嚣张地聚集成群,黑压压地席卷了一处处农地,毫不客气地吞噬着地里的庄稼。

    而它们所经之处,遮天蔽日,触目惊心。

    在无边无沿的黑暗过去,就只剩令人绝望的残根断梗。

    一城的不尽心,所祸害的可不止是它自己,还包括它身边的无辜州城。

    治下哀鸿遍野,饶是各路长官再心大,面对此情此景,也不可能还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阵脚大乱了。

    一道道或是求赈济、或是请罪的奏疏似雪花一般涌向了京城,飞到了中书省的案桌之上,又在次日,全成了朝议的核心。

    王钦若心道好险。

    得亏他当时听出陛下对陆辞的回护之意,并未继续诋毁对方危言耸听。

    否则今日蝗灾真现,岂不是让他在官家前的信誉大失,让王旦等人得了势呢?

    王钦若率先出列,恭恭敬敬地一拜:“现蝗害猖獗,诸路束手无策。臣恳请陛下早日开坛祭祀,向上天祈祷,施以圣德,好祛除此难。”

    赵恒内心却是无比焦虑。

    若是无人预见到这场灾厄,也就罢了,病急乱投医,也只能求神佛庇佑。

    可分明是有过防患举措的,怎还能让蝗灾如此严重,让它们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蚕食尽地里庄稼?

    他并无耐心听王钦若说继续装神弄鬼的事,而更想听听主持防患之事的王旦的说辞。

    “开坛做法之事,押后再谈。”

    赵恒先摆了摆手,让王钦若先回了队列,然后召王相出来,急急忙忙地问道:“王相公,不是数月之前,就已安排下去清理虫卵,早做防患了么?”

    王钦若眼睛一亮,只觉难得地逮住了王旦的差错。

    他在急切之下,根本不等对方开口,就出言讽道:“灭蝗之事,当时可是由王相公一人主张,一人主持的。如今——”

    赵恒关心地盯着王旦,等他开口,却听得王钦若插话,不由沉声喝道:“你先退下!”

    这一声不大不小,却足够叫朝中臣子全部听清。

    赵恒这些年来,几将王钦若视作心腹,常唤人去说些体己话,却从未当众这般不给他颜面过。

    不但叫所有人大吃一惊,连王钦若本人,也是一时间脑子嗡嗡作响地愣在当场,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遵命。”

    他呐呐地回了声,脸已涨红成了猪肝色,握着笏的手更是止不住的轻轻颤抖。

    一滴冷汗,从他前额滚落下来。

    他极其聪明,哪儿还不知道,自己在情急之下,不慎犯了什么错?

    寇准那莽夫之所以惹得陛下生厌,就是过于着急地标榜自己,表明自己,将急功近利的一面表现得太明显,而因此失了对方最看重,也最要紧的官体……

    王钦若心惊肉跳,将嘴闭得紧紧的,连脖颈上的肉瘤都在颤抖。

    而最让他担心的,王旦或许会借此良机,落井下石的一幕,却并未发生。

    ——倒不如说,王旦甚至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王旦至为忧心的,如今唯有愈发困乏、经不起更多消磨的民力。

    与王钦若等人的政治争斗,则根本不值一提。

    面对赵恒充满期待、也暗藏惶恐的疑问时,他张了张嘴,一时半会的,竟是寻不出合适的话来作答,满腔只余苦涩。

    症结究竟出在谁身上?

    ——显然是陛下。

    他在下达指示时,分明是再三强调过此事的重要性的,之后亦有问询通判,进行督促。

    事到如今,却还是证明了,这些举措还远远不够。

    陛下这些年来闹得轰轰烈烈的天书造神,辛辛苦苦地挖下的这口大坑,终于是将大宋自己,给填了进去。

    信奉神灵的地方官吏,根本不会如他所希望的那般重视焚烧虫卵的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