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作者:放鸽子(365)

2020-07-10 放鸽子

    内侍也没想到,这位头日进宫任职的左谕德,会与太子殿下如此投缘,连讲解如此枯燥深奥的《尚书》,都能叫殿下沉浸其中,直到忘了时辰的地步。

    面对赵祯的疑问,他纵无奈,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陆辞倒是一直留意了时辰,确保自己讲学进度的。

    他莞尔一笑,起身行礼道:“那臣便先行告退,不打扰殿下用膳了。”

    赵祯心里很是失望,下意识地就想开口挽留。

    然而他并非任性孩童,且清楚宫中规矩,不愿给陆辞添麻烦,便抿着唇,乖巧地点了点头:“好罢。”

    看着赵祯这明明无比失望、却还勉强忍着的,叫一张白嫩嫩的包子脸也鼓了起来的可怜模样,陆辞便在心里忍笑:“如此,臣明日再来。”

    赵祯并不言语,只用目光追寻着陆辞的身影,直到那穿着朱色官服的修长身影消失在宫门外,才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陆辞顺利完成一天的工作,又确定赵祯是个体贴人的好学孩童后,心情很是不错。

    他畅通无阻地出了宫门,骑上马后,就在天黑透前,赶回了自己家中。

    进门前,他还顺便瞄了眼晏殊家门,发觉对方还未回来。

    ——也是个大忙人啊。

    陆辞舒舒服服地泡了个热水澡,又用了丰盛的晚膳,再去到刚收拾干净的书房时,他也不急着备课,而是饶有兴致地写起信来。

    写完后,他着人明日拿去邮递处寄了。

    随信一起的,则是《左氏春秋》。

    ——既然出身高贵的皇太子都这么努力,那比他还大两岁的狄青,更不能太过怠惰,而该加把劲儿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诏皇太子宫讲堂见讲《周礼》外,庶子,谕德更轮讲《尚书》

    《宋会要辑稿-职官》7之33

    赵祯原名赵受益,但我没找到他是何时改名的记录,就当现在是赵祯了。

    2.还是皇子时,皇子要按照排行被称为充满乡土气息的"大王" (比如二皇子就是二大王)

    只有在称为太子后,才会被称为太子殿下。(《假装生活在宋朝》)    从这回起,每日听陆辞讲经史的那两个时辰,就悄然变成了赵祯心里最隐秘的期待。

    开头几日,陆辞以摸底为主,等测清楚赵祯的水平和学习习惯后,再针对性地进行备课。

    这么一来,回回皆能有条不紊地收尾,而不会落得太过仓促、或是进度滞后。

    但凡有些闲暇时,陆辞也不提前离宫,而是留下同赵祯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起他在汾州任官时,或是遇上,或是听说,又或是在案宗里读过的一些故闻来。

    哪怕是一件平淡无奇的琐事,以陆辞的傲人口才,都能将其说得趣味横生,引人入胜。

    经他精心挑选的这些,更是足够叫久居深宫、除枯燥经史、和偶尔得见的宫人间事外,单纯如一张白纸的赵祯叹为观止,听得津津有味了 。

    在十一月下旬的这天,陆辞又是提前讲完了当日的内容。

    听得彻底入迷的赵祯回过神后,赶紧找内侍问了时辰。

    一听还剩半个时辰,他顿时忍不住高兴起来,吩咐侍人给陆辞倒了一杯解渴的热汤后,主动问询道:“摅羽,今日要讲什么?”

    陆辞见他这幅迫不及待的模样,不禁莞尔,却不答反问:“不知殿下对备荒的仓储库存,了解多少?”

    赵祯沉吟片刻,慢慢答道:“有常平、义、惠民、广惠、社和丰储等仓。”

    陆辞有些诧异地挑了挑眉,微笑抚掌道:“我原还想,殿下能答上两三个,就已不错了,不料竟能答出大半来。”

    赵祯唇角微微上翘。

    殊料陆辞的下一句,却是:“殿下有所不知的是,常平、义仓在许多地方,已是仅存空名,并无储备。”

    赵祯一怔,下意识地便是不信,质疑道:“若真有此等欺上瞒下之举,他们是如何通过官吏点检的?每年派去点检的官吏皆不同,纵有勾结者,也断无可能一直都能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