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件职事刚完,还来不及喘口气,就被告知又一桩差使砸在头上,官也直接往上窜了几阶。
责任和压力的双重影响下,顿时让他彻底没了睡意。
木已成舟,陆辞唯有自我调节,尽早接受事实了。
好在小太子还有点良心,没说让他今晚就开始锁院,而好歹给他留了几日歇息,再确定制举改动事宜。
因已入夜,天上皓月高悬,清辉如洗。
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挤满了登高赏月,饮酒听曲的人群,让陆辞也寸步难行,只有跟着人潮缓慢涌动。
好不容易到了家宅坐落的街上,他才脱离苦海,赶紧脱离人流,拍马回家去了。
自知晓贡院今日放榜之事,陆辞家里的三位友人,就不曾离家半步。
柳七大方地从樊楼要了一桌子丰盛宴席,还备了精致糕点和佳酿在院中,准备饭后赏月时享用;朱说心细,知陆辞喜洁,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让下仆备好热汤,将干净衣裳也放在一边,让陆辞一回来就有热水可以洗浴,舒适衣袍可以更换;狄青则一早就上了集市,在肉食紧俏难买的情况下,愣是抢购到一条大羊腿回来不说,还亲自下厨,将它烤得焦嫩正宜,油滋滋地冒,香腾腾的让人食指大动。
结果一等就是近两个时辰,才见风尘仆仆的陆辞进了门。
三人同时起身,迎了上去,其中又属狄青跑得最快,让陆辞都忍不住劝道:“慢些,别摔着了。”
狄青这才僵硬放慢脚步,目光却一直紧紧地盯着许久没见过的陆辞看。
——瘦了许多。
他抿了抿唇,一时间想说的太多,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唯有将陆辞手里的包袱默默接了过来。
陆辞正背累了,顺手在他脑门上揉了一把,笑道:“还是属你最贴心。”
狄青眼眸倏然一亮。
他心里藏着的小花,一下就甜滋滋地绽放了。
柳七抱臂看着,故作不满道:“怎么就只有狄弟贴心了?看来我这桌从樊楼叫来的好菜,是时候退回去了。”
“是该退了。”陆辞笑道:“一会儿有御膳送来,你是要樊楼的好菜,还是要御膳?”
柳七:“……你又做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秘书省监为从三品,阶官名,元丰改制后才成了职事官,掌领古今经籍图书,国史和实录,天文历数,以及祭祝文撰写等。(《宋代官制辞典》p239)
2.制举之后会详写,注释里暂不做补充。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下》第十五章 宋朝制举与词科制度 p723-738 对于柳七脱口而出的疑问,陆辞只轻描淡写地回道:“明日你便将知晓。”
根本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小太子想做什么。
柳七虽想追问,踯躅片刻,还是放弃了——与陆辞相识多年,他早就清楚,若是对方不愿透露的,那真是半个字都不会说。
朱说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
从陆兄晚了近两个时辰才回来,又得了御赐的中秋宴席看,多半是太子殿下的主意。
不是给陆兄分配了新的差使,就是近几个月来的功绩累积,要对陆兄进行擢升了。
朱说心念微动,已将事实真相猜了个准。
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温声道:“陆兄可要先去洗浴一番?热汤已备好了。”
“正合我意。”陆辞笑道:“令朱弟费心了。”
柳七左看看右看看,忽然意识到三人之中,就他的安排最多余。
他心里莫名一酸,鬼使神差地就提议道:“那要不,我帮你擦背得了?”
闻言,一直乖巧低着头的狄青,倏然抬起了眼,直直看向柳七。
陆辞嘴角一抽:“好意心领,但你这手擦背绝活,还是留给你的虫娘消受吧。”
话一说完,陆辞就抬步回屋了,后头还缀着个不依不饶的柳七:“好你个陆狡童,有你这么过河拆桥的?要不是得了你那信,我需请虫娘帮忙,又如何会落得一顿狠埋怨,现倒成你揶揄我的由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