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作者:放鸽子(61)

2020-07-10 放鸽子

    朱说默默地揉了揉眼,怀疑是自个儿没睡醒。

    陆辞愣了愣,倒是先上去打招呼了:“柳兄?”

    “我已念了佳娘,心娘许久,只一直定不下决心,”柳七仿佛没看到朱说脸上瞬间垮掉的笑,仍然笑容灿烂道:“我昨夜便想,难得遇见合心旅伴,这择日不如撞日,索性拾好包袱赶这个巧,直接陪二位弟弟去趟苏州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此章出现的《木兰花》的确为柳永所做,他曾为不少歌妓填过词,仅《木兰花》就分别写过心娘、虫娘、酥娘、佳娘等。(《文豪书系:范仲淹,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他目前的心头好是虫娘。

    2.柳永原名柳三变,据说是由他私塾先生杨仁光所取的。

    因柳父道:“犬子每常情感不稳,阴晴多变。且迎风洒泪,对月感怀,自小哭笑无常。更有甚者,与鸟兽共舞,和草木谈笑。年虽五岁,心如成人,岂不偏僻?”

    杨仁光道:“如此说来,倒是个性灵中人,不如取学名三变,字景庄,岂不正好!”

    柳父便问有何寓意。先生杨仁光以右手慢慢捋着短髯,说:“俗语云:‘六月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岂不正合于令郎心性?且古人云:‘圣人立长志,小人常立志。’今反其意而用之,以劝诫他用心专一于圣人之业,虽可转承多师,亦不可数易其业。”

    “取其景仰庄周,作逍遥游,无拘无束,不受尘世羁绊之意。亦可理解成:景行端庄,谦谦君子,绅士风度方可成。”

    更名柳永还得到他50岁时,那象征着他抛弃年少轻狂的过往,彻底放下骄傲,来追求官位的晚年了。

    不过以上来自野史,天知道是真是假,听听就罢吧。(《白衣卿相:柳永》)    朱说对自说自话着就不请自来了的柳七,起初是颇感不满的。

    不过以他温和内敛的性子,即便对人有些意见,也会厚道地不表现出来。

    柳七看似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实际上却有着敏感细腻的心思,自然瞧得出朱说并不欢迎他的忽然加入。

    他却不为此烦恼。

    事实上,在他的一干友人中,能跟他一见如故,头面就一拍即合的人,那才叫少之又少了。

    人与人间的感情,说到底还是得靠慢慢相处的。

    倒是那比朱说稍长一岁,模样是他从未见过的精致俊俏的陆辞,这人心思,他竟是难以看透。

    只除了在他故意瞒着二人,悄悄上了船,宣布与二人结为旅伴时,陆辞才微微挑眉,露出几分讶色。

    之后,就大大方方地邀他坐在一张桌上,主动与他谈天说地,释放出十足善意后,还顺道安抚了朱说。

    在柳七看来,朱说较为正经,好勤学苦读,可为益友;陆辞这人,则是妙趣横生,玲珑剔透了。

    更让他不后悔这临时做出的决定了。

    柳七不知的是,陆辞对他,其实是怀抱着欣赏的态度的。

    柳七出自颇有名望的书香门第,祖上不乏显著儒臣,他为家中幼子,更是备受期许和宠爱,这出门在外,花用甚大,家中也从不曾短过他的。

    因此每到一处,他都会下意识地先用银钱妥善打点,不说铺张浪费,起码将自己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他这般讲究享受,虽不合朱说自修自律的理念,却甚合乎陆辞的心思。

    眠花宿柳、听歌买笑大可不必,而余下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居不厌华的风格,就契合了陆辞努力读书、闲暇经商的最终追求了。

    况且难得出趟远门,除了四处观光,涨涨见闻以外,不主要还是获取灵感,光交益友,扩宽人脉么?

    陆辞欣然接纳了柳七这一新友,亦在心里再三肯定了对方将为考场上强劲对手的地位。

    大多数时候,是嫌船上时光漫长无趣的柳七主动找上门来。后来陆辞若是久久不见他出现,也会亲自去找他。

    朱说自然不愿自己就这么被拉下了,便稍微改变了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