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珠_作者:蓬莱客(94)

2020-07-26 蓬莱客

    现在,只要摁住长公主这边,不出乱子,一切应该还是会照原来那样发展下去的。

    凭了李玄度今日最后丢出来的那一句话,虽是在叱她,命她老老实实待在郭家,但其中的含义,并不难品。

    他应该是会帮自己了。

    ……

    深夜,李玄度单衣仰面,卧在观舍寝堂的卧榻之上,双目盯着对面素墙上悬着的那副道家两仪四像绣像,想着今日菩家孙女给自己出的那个主意,竟要他绑人。

    这女子,外表美貌柔弱,心肠却阴暗如斯。

    还有什么事是她那个脑袋想不出来,不敢做的?

    李玄度嗤之以鼻。

    以菩左中郎将的风度气节,竟会有如此女儿,实是可惜。

    罢了,看在她父亲的份上,最后再帮一次便是。

    他不再想,卷衣翻身,赤足下地。

    他体热易燥的暗疾,至今也未能完全恢复,索性不吃药了,只要入夏,便寄居幽凉之所,跟前无人之时,更是一身清凉。

    他到了墨案之前,俯身提笔,写了封信,唤入叶霄道:“明早将此信传给广平侯韩荣昌。”

    叶霄接信而去。

    李玄度顺手拿起案角那册道观真人李清虚前两日给的养生道经,回到榻上,仰了回去,随意翻了翻,瞥见卷上有“引鬓发”之法,曰,头为诸阳之会,发乃肾所主,肾属先天,属坎水,酒本为水,具火性,正与坎水相应云云,忽便想起今日她出殿时头上小帽被风吹落,长发竟扑卷到自己自己面门的一幕。

    凉凉滑滑,似灵蛇附肤,令他当场陡然生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虽她一走,自己立刻就沐浴更衣了,但此刻想起来,脖颈被她长发卷过的位置似还有些发痒。

    李玄度颇觉厌恶,遂起身,寻了块雪白的帕子,擦了擦脖,又丢了帕,这才熄灯,伸了个懒腰,睡了下去。    韩荣昌第二天收到书信, 被告知是正在紫阳观里清修的内弟李玄度亲笔所书。

    他比李玄度大了将近二十岁,二人名义为姊兄内弟,但年龄相差实在太大, 加上李玄度十六岁后获罪便远离京都, 本来无多交情, 但此次,他领命前去平定天水之乱, 运气不好, 刚到就遭逢暴雨山洪, 先折了一些人马,行踪也随之泄露, 天水王又不好对付, 平叛受挫, 更没想到,自己也受了伤, 若非李玄度后来及时赶到施以援手, 恐怕不但人要折在那里,前途也是要折。

    经此一事,他对这个原本素无往来的内弟颇多感激, 见他传来了亲笔之信,当即展信,看完迟疑,正好无事, 索性径直去了紫阳观。

    韩荣昌到了道观,穿过几座大殿, 随道童来到一处苍柏林中,远远看见了李玄度, 发以一只碧玉芙蓉冠束为道髻,身穿一袭素纱道袍,坐于松树下的一块白石上。他的对面就是鼎鼎有名的大真人李清虚,黄褐玄冠,须发皆白,面色红润,一派仙风道骨。近旁有只炉,一个童子煮茶。李清虚讲经,侃侃而谈,李玄度聆听,神仪明秀。周围清风穿林,松涛阵阵,俨然一派跳出五丈外的超脱景象。

    韩荣昌一时不敢打扰,在一旁等着,只听李清虚道:“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不思色,不思胜,不思负,不思失,不思得……”

    韩荣昌心想别的也就罢了,不思色,似男子活于世上,与阉人何异?玄度整日听这些,难怪清心寡欲,这年岁了还未纳王妃。日后若有机会,自己身为姊兄,定要好好教导他一番。等了良久,听得实在不耐烦了,大真人的讲经却还是没完,李玄度也听得专心致志,忍不住轻轻咳嗽一声,打断,现身走了过去。

    李清虚平日与京都里的诸多贵人有所往来,认得他是长公主驸马广平侯,停下来,笑着寒暄两句,知他来寻秦王必是有话,便领着小童先行去了。

    李玄度从石座下来,亲手煮茶,倒了一杯,奉上。青白玉地的杯,杯中茶色碧绿清透。韩荣昌却何来心思喝茶,接过牛饮一口,放下便低声道:“四弟,你信上之言,到底何意?”

    李玄度道:“我请姊兄帮忙,务必说服皇阿姐,勿为蛟儿说亲于菩家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