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后,大小各级军官代表五六百人,来到了金陵城。
除了丹徒的水军之外,各地的守备军,都是直接将负责的姬造士兵,交托给留守的同僚,军官只身前来,故而速度很快,毕竟最低级的军官,也是木石战甲的。
丹徒的军队,大多调到了金陵城外——虽然几率不大,但白图需要防备对岸的广陵。
万一那广陵太守舒邵,忽然神操作,判断出丹徒驻军多为超量托管状态,一个伍长带了几十名姬造士兵那种……果断带兵过来冲一冲,说不定真能令丹徒炸营!
反之根本不在城外留下军队,有张辽坐镇丹徒,哪怕只有几千守军,也不可能被对方偷袭攻取——就和之前陈宫过河后的情况一样。
而各地军队带来的姬造士兵,并没有跟着入城,而是直接在城外,被吕布带领的并州子弟接管,每人超额带领着数十名姬造士兵,虽然很勉强,但在金陵附近并不用担心被偷袭。
五百多名各地抽调的军官,在来金陵之前,大多也听说了一些风声,知道是某位吴郡阳羡的别部司马,滋扰乡里、行径恶劣,还被主公撞了个正着,所以才有这次“杀鸡儆猴”。
不可避免的,也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流传,无非是认为主公小题大做。
甚至有人故意散播“跟着这种主公,卖命还要被当成奴隶管束”之类的怨言,不过所幸白图的民望足够高,而且对军士也没有苛待过。
虽然说不上提升待遇,但因为并没有大规模的扩充招兵,至少白图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早就停了军饷的发放。
所以现在军心还不算被动摇,只是对于那位别部司马,不少人还是心中抱有同情的——时代与身份的限制,令他们很难对受难百姓感同身受,只能更倾向于同样身份的别部司马。
不过令大家有些出乎预料的是,进城之后,白图并没有带他们去“看杀鸡”,而是先带他们来到了护民祠。
白图特地将护民祠,修建在了金陵城内。
虽然现在显得很空旷,但是白图用已经做出的行动告诉大家,将来所有战死的战士,都会被刻在护民祠的石碑上。
根据功勋不同,甚至会加上一段介绍,一位在曲阿之战时,为了阻碍骑兵冲势,而抱着一名敌军骑兵落地,在同归于尽前,还尽量在扰乱其他“战马”的什长,甚至被单独立了一座小石碑,就在曲阿之战的大石碑旁边。
这是一位曲阿县人,他的家族就在城外的一座田庄中……
虽然只是什长,但是他的功绩与精神,令他在护民祠中,有自己的一座石碑。
“而且我可以对各位承诺,四十岁……现在是四十岁,达到这一年龄的军官,无论品级,可以自行决定去留!退伍奖励不低于当时品级的抚恤金!
现在我只能答应你们四十岁,但是相信我,这一年限只会越来越提前,而不会推迟。所有正常退伍的军官,你们的名字,也会在生祠碑中被铭记。”白图说道。
如果能够熬到校尉以上,军官基本不会想退伍的事情,而普通士兵都是抽取人力合成的,也不会考虑退伍。
不过那些为出身所限,年少时被抽取了过多的人力,或者其他原因……只能在都伯及以下级别晃悠的老兵,合理的退伍制度,是他们所需要的。
并且白图也解释了,在自己治下,“安家费”和“抚恤金”的标准——抚恤金是战死、致残后,家人或自己能够领取的抚恤,而安家费则是指入伍时,可以一次性被授予的田地。
安家费只授予田地、或者说是承诺会在一年内,由官屯开垦出来的荒地,这是陆康的建议。
一来是因为这部分要对现有的军官,全部进行补发,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二来陆康也是担心,有人会因此而打歪主意!
田地,分出去也拿不走,将来有人恶意“刷”安家费,也随时能追回来。
另外白图也公布了新的军饷标准,戍卫和守备时的军饷,只是象征性涨了两成,同时由州牧府划定“戍卫”的标准——也就是说,像是丹徙、柴桑,这类名义上并不是大汉边境,但实际上的确是白图与其他势力的交界处的重镇,今后也会被正确的划入“戍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