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对于贾诩来说,他根本没得选……
王允不仅拒绝赦免当时已经逃回凉州的李傕、郭汜等人,而且要解散凉州军,甚至传到凉州之后,疯传王允是要“尽诛凉州人”。
“尽诛凉州人”这话未必是从王允口中出来的,但是的确王允当时是决心打压凉州,甚至连“罢免其将领、以皇甫嵩统兵凉州”这种老成持重的建议,也被王允拒绝,非要彻底解散才安心。
究其根本,也是之前关东诸侯讨董的延续——王允急于获得袁绍为首的关东诸侯的支持,所以对打压凉州余孽不留余力、甚至是用力过猛。
而董卓也是到了洛阳之后,才渐渐变成董魔王,在凉州的时候,董卓可以是豪爽著称。
年轻时董卓就好结交豪杰,甚至与不少羌人都有交情,家里穷的没米下锅的时候,有和他熟悉的羌人首领路过看望他,董卓二话不说把耕牛宰了待客,之后羌人首领感动之下,给他送来了数千牛马。
凉州之人更熟悉的,也是这个豪爽大气的董卓。
加之董卓死后,受其举荐名士蔡邕,也因为在酒席上的一时感叹而受诛,求以刺剑削足之刑,来换取生路而不得,此事当时在朝廷中,也引发“士林惊诧”,传到凉州之后,更是成了“稍受董卓之恩者便杀之”……
如是种种,给了凉州人同仇敌忾的决心。
这时贾诩的“求生之策”,送到了李傕、郭汜等人面前,成了汉室最后一丝元气的催命符。
“所以贾先生,更应该能者多劳,将功补过才是。”朱治马上步步紧逼的说道。
贾诩苦笑,这还真是吃定他了……
不过……金陵的话,似乎也不错?
() “文和叔,给你添麻烦了。”张绣对贾诩讪讪说道。
张绣对贾诩,私下里本就是执后辈礼。
“哼。”贾诩蔫眉耷眼的哼哼一声。
之前张绣脑子一热,直接投了车骑将军府,而且还把话说死的行为,的确给贾诩添了不少“麻烦”!
直接令贾诩从被劝的一方,变成了需要主动劝说朱治的一方,而且……还没有成功,显然白图已经点名要他去金陵,朱治根本不会放他。
“文和叔,之后您老也要去金陵了,白公还答应,会去向段煨讨要您老的家眷,据说金陵气候宜人,您老也好尽享天伦。”张绣腆着脸解释道。
之前贾诩弃段煨而投张绣的时候,家人被留在了华阴。
段煨本来就忌惮贾诩,对他识相离开其实内心高兴,而且又想要引张绣互为外援,故而将贾诩的家眷,好生照顾着,但并没有放离。
张绣的面子,不足以从段煨那要人,尤其是华阴和宛城的位置,张绣非要讨要贾诩的家眷,段煨怕是要怀疑,他是想要吞并自己。
不过白图和张绣不一样,面子更大得多,而且段煨想来也明白,白图真要对他做什么的话,他绑了贾诩的家人也没用,故而只需一纸文书,不怕他不从。
“尽享天伦?能存身就不错咯。”贾诩不是很开心的样子。
“主公不是已经说了,之前的事情,文和叔只是求生求存,肆虐关中也都是李傕郭汜的错,文和叔还有将功折过的机会……以文和叔之能,在车骑将军府,肯定比在小侄这儿更能施展。”张绣恭维道。
“施展?哼,我若是只求一展所长,早就被你气死,还有今日?”贾诩撇嘴道。
贾诩的原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保全其身”,与一般阴谋家、损人肥私之人相比,贾诩是属于被动损人,就像是在西凉军做小吏的时候,哪怕年纪不小,贾诩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也没有出过什么损注意来做晋身之阶。
大抵是因为,在他看来,发达之后危险也更多,能做个小吏划水、“独善其身”才是最快乐的,至于发达之后……相比于兼济天下,他更想要做的也是“保全自己”,不被猜忌、不被仇家坑害。
所以在历史上,哪怕是多疑的曹丕,也很倚重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