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图关心朝廷的样子,令简雍有些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是……粮税为本的概念,在东汉人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而且看看第五点、第六点,简雍感觉这第四点还不是最坑的。
第五点是皇族产业独立,不可轻挪一分,后代不可无功而封……
白图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剑指皇族对朝廷的侵占。
刘邦在一统天下之后,对他的父亲说过,您老人家以前说我大哥勤劳肯干,家里有多少多少土地,而我却游手好闲……但是现在全天下的土地都是我的。
然而白图想要告诉刘协,别听你祖宗胡咧咧,天下是天下人的,不是你祖宗的、也不是你的。
其实汉代的老刘家,在这方面做的还算不错,主要是七王之乱后,从汉武帝开始,老刘家对自己人都比较狠,藩王能削就削,不仅犯错削、不犯错也代代自动削。
像是刘备在起兵前,就是个编草鞋的……
相比于后世明清,汉代的宗室并没有带来那么多困扰,因为老刘家的宗室,是能够随着亲缘的渐远,最终削到成为平民为止。
而明代时老朱家再怎么降也是六品将军保底,虽说大多没什么实权,但是子子孙孙的数量,最终甚至令财政吃力,清代降到更低些,不过同样有保底,而且不仅有宗室、还有八旗子弟的大爷们。
老刘家在这方面,其实还算不错,白图特地提出来,只是为了防微杜渐,毕竟汉室如果再复兴一次,怕是真要在华夏百姓心中,留下个“正统”的印象,搞不好也能像某岛国的皇族一样万世不易,那对于宗亲自然要更严苛些。
按照白图画的规矩,皇帝也没有权力封自己的儿子爵位,能够给子孙后代的奖赏,必须全部从皇族自己的内库里抠。
至于税收中输入内库的比例,则不能有任何增加——相信这规矩只要定下来,将来的朝臣也会自发的看住皇帝。
主要是无功封爵也要制止,否则皇帝动辄给自己儿子封个郡王、县王,则原本要入朝廷的税收,岂不是被空手套白狼的给了皇族?
只是在简雍看来,这皇帝给自己的儿子封个爵位都不行,您老这规矩画的……都要画到皇帝脸上了吧?
第六点是刑律,不仅废连坐株连、重罪赎金,而且还隐隐有要“人人平等”的意思!
第七点是废终身契、废奴籍,无论官私,最高只有十年契。
第八点更是丧心病狂的强调,以上所有要求,对所有人等同而视,无论老幼、性别、是否为罪籍奴籍……
八个条件,除了第一条,其他的与其说是在争取利益,不如说是在给朝廷立规矩,这令简雍并不看好这八策,只是白图已经没有谈判的意思。
() “荒谬!荒谬!反了……我看他白图就是反了!什么大贤,他就是反贼、乱党!华歆呢?将华歆宣……不,押过来见朕!”刘协在草草修复过的未央宫前殿,气急败坏的将白图的文书撕毁。
还好给他的本来就是抄录版,倒是不影响其他人,看到刘协究竟在愤怒什么。
此时在前殿的,只有七八人,并不是在大朝会。
除了刘艾、董承、种辑这些刘协心腹之外,就是刘备、马腾、张燕、杨奉,这些辅汉的外臣……
刘备很想把自己算进另一批里,不过却能够感觉到疏离。
至于马腾、张扬、杨奉……也就是代表新西凉系军阀,以及黄巾系的军阀,现在也都辅佐汉室,这也令未央宫的前殿每天都很热闹。
毕竟何进死去不过十多年,大家显然不会忘了,当初那位权倾朝野的大将军,被十常侍诓进宫里乱刀砍死的事情。
每次马腾、杨奉、张燕等人来前殿议事的时候,外面都是几百名泾渭分明的护卫。
还好汉代的未央宫,比后世的紫禁城还要大好几倍,属于建筑群,前殿又是比较前面的部分,刘协也睁一眼、闭一眼,只是这样一来,刘协每次见这些名义上的“心腹”,也必须来前殿,敢和他去后面密谈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