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_作者:绅士东(712)

2020-07-27 绅士东

    不过实际上“白帝托孤”时,刘备嘱托的是两个人,另一位就是李严!

    如果当时法正还在的话,或许会有更好的选择,但是没有如果……

    历史上李严先是在荆州出仕,为秭归县令,之后在曹操入主荆州时,投奔西川,为成都县令,在刘备与刘璋反目,于绵竹两军对峙时投降刘备。

    故而李严和费祎、董允一样,算是有西川背景的荆州人,在刘备生前基本一直在西川top5的行列中,尤其是法正、刘巴相继去世后,李严俨然位次于诸葛亮。

    不过在托孤之后,李严不仅经常与诸葛亮意见相左,而且……人缘不好,脾气糟糕到“费观和李严关系好”这种事情,居然都能特地写进史书里。

    而且刘禅也对诸葛亮更加亲近,很快就疏远了李严,于是李严立刻换了个套路,表面对诸葛亮很恭谨,甚至撺弄诸葛亮授九锡……

    后来在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的时候,李严督办粮草不利,令诸葛亮不得不撤军,事后又在刘禅面前反咬一口,告诸葛亮的黑状,结果诸葛亮仿佛主角一样,直接拿出了李严给他的传书,揭露其谎言,疯狂打脸输出,至此……李严被罢官,再也未被启用。

    之所以是“半个政敌”,是在李严在诸葛亮对手列表里根本不露头。

    李严在被罢官之后,虽未再用,但诸葛亮却将其子李丰,提拔为丞相府长史——也就是自己的副手,依旧负责督办粮草。

    大概诸葛亮也未拿他当对手,只是他一厢情愿罢了……

    “下官李严,拜见楚王,见过各位大人。”此时李严得白图召见时,还有些激动。

    毕竟他自己知道,自己在秭归的政绩很不错!

    虽然在刘表时期,荆州府不在意这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楚国应该会重视他的功勋。

    李严此时三十出头,中人相貌,气质上虽不油腻,但却有些令人不喜的“昂扬”——五分怀才不遇、伴着五分自视甚高的那种。

    比如李严一进来,便直勾勾的看着白图。

    白图倒是不讲究不让属下看自己的那套,否则没有眼神交汇,彩虹之源的效果都不好!

    只是……

    李严眼里除了白图,似乎就没有其他人,提到“各位大人”时连余光都欠奉。

    大概在李严心里,这些工具人现在就可以表彰自己一通,之后看着自己三年尚书、五年入阁,走上人生巅峰……

    “方正是南阳人吧?不错,本王看了你的履历,在担任秭归令期间,颇有政绩……恩,以水利民生的修筑而论,在刘表仍在的时候,就赶得上本王治下的大部分县令了。”白图一副夸奖的语气,不过……倒是也没有过于捧高。

    李严的性子和魏延差不多,编纂《三国志》的陈寿是蜀国人,对于蜀臣的认知也更清晰一些,他对魏延的评价是“又性矜高”、对李严的评价是“性自矜高”……

    不过魏延的“又”前面,至少还有“善养士卒”,也就是带兵时,部下都是服气他的,而且……现在魏延还不到二十,可塑性还很强。

    相比之下,李严,白图想用,但顾忌其“特性”,不好捧着用,连彩虹之源都不敢尽全力。

    “大王明策千古,自然不是刘荆州能媲美。”李严似乎明白了什么,及时拍上白图的马屁,可惜……他不会彩虹之源。

    白图也不是想听这个……

    “不,不仅仅是本王的功劳,而是六部一院一同努力的结果,之前扬州的一郡也好、一县也好,功劳都不是本王、不是一个太守或是县令的……

    方正能在前几年,就在秭归县大兴水利,却是实打实的功劳,如果能够适应楚国的新制,本王对你可是很期待啊。”白图一面肯定李严的功劳,一面积极引导,也是操碎了心。

    的确在治理地方上,李严水准很高,尤其是水利方面,在刘备平定西川初期,李严修整水利,一度在民间声望盛隆。

    甚至后世两宋时候,一些不是李严修建的水利工程,都被后人误以为是他所修,可见其在民间百姓眼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