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_作者:绅士东(839)

2020-07-27 绅士东

    理论上所有炮兵,全都独立成军,不过在战斗时,炮兵连会附从于其他军队!

    越是精锐、或是责任越重的军队,可以获得越大比例的附从。

    其实之前工程兵与普通军队的配合,就有些这种倾向——工程方队也不是各军自己训练的,而是担任某些任务时,会有工部委培出来的工程兵前往配合,比如攻城的军队,会有擅长建造井阑的工程方队附从……

    只是在炮兵身上,这种独立成军的概念,会更加明确。

    毕竟火炮与真气枪不同,操作比较繁琐,而且需要的熟练程度很高!

    不合格的炮兵,不仅无法完全发挥出火炮的作用,甚至会令自己和战友陷入危险,还会减少火炮的寿命。

    为此炮兵将独立训练,同时炮兵将领也要学会配合其他军队,其他军队的将领,也要学会如何指挥、运用炮兵,给他们正确的指令!

    实际上这也是近代火炮崛起后,冷热兵器结合的战争中,大部分军队的发展思路……

    同时除了孙策等等少数对这方面不敏感的几人之外,其他大部分在场将领,还从其中听了些别的意味。

    炮兵“连”?

    看来新的火炮军,也将是军队分层、军职改革的首发地……

    军职与军衔分离,本身就是楚国一直在向军中将领“剧透”的改革方向,现在一些对军队的调任、纠察甚至重组,也都有为此事铺路的意思。

    军制向来是大事,正常来说不能轻动,不过一来是楚国够缓和,二来也是宣传到位,军中倒也没有太多的抵触。

    对于基层战将来说,隐约听闻到军职、军衔分离后,可以在领一份俸禄的同时、再一份军饷的说法,甚至令他们有些期待。

    而对于高层将领来说,稍有担心的也是新军制会不会过于上下联系严苛,令他们失去临场应变的权力?

    枢密院也在汇总大家的建议。

    而现在的火炮军,就将是一个榜样……

    准确的说,应该是火炮“师”。

    楚国目前的计划,是组建一个火炮师,辖制三个火炮旅,每旅辖制三个火炮团,每个团下辖三个营,每个营下辖三个连。

    实际各级数量视情况而定,并非定数,差不多会有一百个火炮连,平时最精锐、亦或是任务特殊的军队,每个团附从一个火炮连,而普通一线军队,每个旅配一个火炮连……

    按照之前传达的“官方剧透”,“军师旅团营连”的这套,连级差不多是一百人,也就是说团级正常是千人、旅级三千人,炮兵算是同编制数量较多的特殊部队。

    听说大部分一线军队,三千人也只能有一个炮兵连,而且一个炮兵连大概只有六门炮之后,众将的第一反应,是有些被浇凉水的——原本还想要“洗地”呢。

    不过能够站在这里的将领,哪个不是战场宿将?

    很快也纷纷想到,火炮威力虽强,但考虑到它的局限性,的确也不是越多越好。

    当然,三千人、六门炮,还是有些令人意犹未尽的……

    甚至白图也强调了,每个炮兵连六门炮,也还只是一个目标!

    实际上还需要数年去达到这个目标……

    在此之前,炮兵师只能慢慢招募、慢慢用轮换着用训练炮来训练,而训练好的炮兵连,也要排着号等实装——先立个小目标,能每两个连,有一门训练炮就算不错。

    不过如果真能一个炮兵连六门火炮的话,这配置率虽不算太高,但也并不低……

    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在远离华夏的西方,发国最耀眼的那个时代,发军平均来看,千人也不到三门炮——而且这还是在那位对炮兵十分倚重的皇帝陛下的领导下!

    当然,这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当时的发国,从人口到军民比例都很突出的原因。

    而现在面对黄忠的请命,白图也直接答应,任命黄忠为火炮师的副师长。

    不过看正师长其实是白图本人就知道,实际上这就是将火炮军的筹建与训练,交给了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