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越和五溪蛮那是历史遗留问题,还在渐渐普查,入籍比例也已经在渐渐提高,只是需要时间。
而其他各地的匿户,哪怕是再怎么中央集权、太平盛世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少过!
甚至已经可以说是无人不在籍、无田不在户。
固然是楚国政策原因,但如果没有虞翻的较真儿,甚至屡屡主动要求与刑部、民部联动清查,“黑作坊”的生存空间也不会被压到现在这么低,令各家全面“吐”出匿户。
提到虞翻,白图也多想了想,之后对陆康问道:“仲翔真的能胜任陆老的位置?”
虽然听语气,这是白图最质疑的一个,但是……陆康明白,这也是白图真的在考虑虞翻,而不像刚刚对顾雍只是客气话。
“虞尚书虽然性子执拗了些,但行事自有章程,而且……大王也不用担心,他在江东士族中的威信。”陆康已经说得很坦荡。
现在的江东大族已经吃够了红利,想要进一步扩大“比重”,也已经不大可能,能够尽量维持现在的规模才是重点,这种情况下,找个“黑脸”来看着也并非不可。
“那……以后也还要陆老对仲翔,多耳提面命才是,另外陆老如果有什么所求、有什么建议,也随时可以说给我听。”白图的舍不得倒是不作假。
“大王放心,老臣无论在朝在野,都定为楚国鞠躬尽瘁……”
同时陆康也眼神稍一闪烁——所求,倒的确有,尤其是平时不怎么好开口的,之后趁着致仕上书,倒是可以开开口!
() 陆康将要致仕的消息,在朝中迅速传播开来的,正月十六的大朝会之后,陆康便上书“乞骸骨”,白图也第一次驳回……
不过谁都知道,陆康的致仕,估计就是春夏两季的事情,这次被驳回,但大概再过个月许,就会走程序到第二次辞让。
至于后继者的身份,也十分好猜,陆康也没有卖关子,不仅私下里暗示过一些人,并且在朝议时也借着几次议题,将大家的关注引向虞翻。
对此众臣也不算意外,毕竟从与江东士族的关系、以及对白图的忠诚度来说,虞翻是少有的合适人选,并且能力也在合格线以上,资历也无可挑剔……
内阁是给楚王“出主意”的地方,不过出主意并不是只用脑子,或者说……有鲁肃、贾诩在,内阁不缺“脑子”。
像是陆康、黄承彦,平常主要任务,就是平衡内阁决策中,对江东士族、荆州士族的影响——一些会引发反弹的决策,他们可以提出质疑,不过能够在内阁通过的内容,他们也有义务去平息反弹。
当然,相比于陆康,虞翻这“润滑剂”显得有些磨砂感……
整个楚历四年,楚国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年中六月有学考,年末十月有科举,年初……更是将开始逐步推动州县二级制!
从楚国建立之初,白图就一直在“张罗”,不过因为牵扯甚大,尤其是对基层吏员的变动,将十分剧烈,相当于建立更多的基层官署,同时对基层官署的官员做更详细的划分……
之前一直很谨慎的在准备,如今三年过去,算上今年的科举结果,又将有一批新的人才进入楚国的官吏序列,州县二级制也已经可以开始着手。
至于具体划分,六部和枢密院,更是早就已经反复议定过,并且向各地的基层官署,也渗透过消息,甚至有些地方级的政令,已经是以新划分在执行,算是给大家一个熟悉的机会。
整个楚国本土,将划分为十道,十“道”为监察单位,类似于州牧制之前汉朝的“州”,但是不设长官,分设六部司与兵马司,互不管属,监察州级的六部堂。
十道分别是:都城金陵所在的“金陵道”,
金陵以东的“江东道”,
将淮南两分的“淮南东道”、“淮南西道”,
包括江东南部以及原章陵郡的“会稽道”,
襄阳到宛城的“望京道”,
江陵为中心的荆州北部地区的“荆湖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