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刚递到嘴边,门口传来急切的声音,“报、报。”
赵诚连忙放下手中茶杯,结果没放稳摔在地上,碎成几片,也没顾及上那么多。
“殿下,上辽国夜袭边城,城主他们已经在城楼上应敌。”
赵诚刻不容缓要出门,想起身后的苏韵,他回头,苏韵对他一笑,“去吧,我在家中等你。”
赵诚朝她点头,回头快步出门。苏韵跟随至门口,看着消失在夜里的背影。
京都城外,沈启书思来想去决定擅自带兵支援赵诚,他相信赵诚不会骗他,否则也不会单独给他写信,甚至连赵慎也不知道。
前两年赵慎还拿门差事来做,自打赵诚离开后边辞去职务,据说天天在家养花养鱼。
夜中号召,沈启书站在最前头,铿锵有力的声音对着将士道:“今夜召集你们,你们也应该知道是为何事。若是不愿前去的,我不会勉强。愿意跟随的,一个时辰后同我出发。”
“殿下有难,我们誓死追谁。”
这些都是曾经赵诚的手下带的兵,对他忠心耿耿。
“好,全军整顿,一个时辰后出发。”
全部将士小跑回营帐收拾。他们散开,有人上前禀报,“庄将军在营帐外。”
沈启书出去见他,看到庄凛以及身后的两千精兵,两人相视而笑。
边城,经过两个时辰的应战终于把上辽军队打退。早前赵诚有猜想到他们可能会夜袭,所以让城主下命令随时把守好。
一战下来,精疲力尽。赵诚靠在城墙上,看着逃去的上辽军。现在京都城那边还没动静,估计城主的急报又石沉大海,唯一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沈启书身上。
苏韵一直站在总兵府门口的院子里,院里的灯芯更换了好几次也不见有人回来报信。
她来回踱步,心急如焚。正准备出府去看看究竟如何了?
有人跑进来,朝她躬身,“夫人,敌军溃败。”
听到这话,苏韵心头松口气,“老爷如何?”
“老爷马上回来。”
苏韵点点头,等了一会儿,赵诚回来,苏韵迎上几步,“情况怎么样?”
赵诚摘下头盔交给骆宾,“今晚他们只是试探,恐怕明日会有一场大战。”
虽然今夜是胜利,但明日如果上辽军再来那就未必,上辽军准备了足足两年进攻,肯定是有信心拿下边城。而如今边城只有不到两万兵力,训练再强,也抵御不住上辽十万兵力。
苏韵见赵诚眉头紧锁,宽慰着,“你也别担心,皇上肯定已经看到城主的急报,正派兵前来。”
京都城
赵晋刚起,苏婉正在此后他更衣,外面传来方淳的声音,“陛下,丞相有要事启奏。”
“宣。”
苏婉替赵晋整理着衣裳,轻声问着:“丞相有什么事情不能朝堂上说,偏偏这个时候赶来见陛下。”
赵晋轻轻拿开她的手,“朕去瞧瞧。”朝外殿走去。
苏婉也跟上。
方淳带着沈平山进来,“罪臣叩见皇上,贵妃娘娘。”
赵晋坐在上位,刚手中的茶杯放下,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人,“丞相一大早所谓何事?”
“老臣是替罪子来向皇上请罪的,老臣今早得知那逆子擅自带兵去了边城,恳请陛下下旨让老臣亲自去把那逆子抓回来。”
赵晋一愣,怒拍案,“混账,简直是无法无天。”
苏婉目光淡淡,她心知边城之事,再怎么说苏韵也是她的侄女,她倒不想让她丢了性命,所以昨夜有人前来禀告,她并未转达。
“臣知罪,陛下下旨追捕还来得及。”
苏婉见赵晋在沉思,轻声开口:“陛下,虽说沈将军没有您的旨意擅自带兵离城是大罪,但臣妾所知边城现在确实危机重重,万一真有个什么好歹,陛下······”
“不用说了。”赵晋抿抿唇,“昨夜已经离去,这会儿追上去也无济于事,等回京之时再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