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爷满心不解地问:“你们……你们就不能低调处理此事吗?各自成婚,有个正室夫人,也没人拦着你们一起,只要一个女人就能解决的问题,你们为何要选那么难的路?而且还可以生个嫡子,不是很好吗?”
老太爷质问李煦:“我骁儿可以不要嫡子,难道王爷也不要吗?您既然心系大业,又岂能没有子嗣。”
李煦眉开眼笑,自信满满地反驳他:“怎么会没有,寇三娘不是怀孕了吗?”
老太爷顿时懵了,三娘是死是活另当别论,但肯定是不可能有王爷的骨肉的,难道他们已经找了另外的女子生了?只是为了让他名正言顺地归寇骁抚养才说是寇三娘生的?
李煦补充了一句:“老太爷不用焦虑,如果本王有嫡子,那一定也有寇骁的一半,本王将来的子嗣一定也是他的子嗣,您不用担心寇家后继无人。”
这话才是解开一切矛盾的基石,寇老太爷担心的是什么?一是颜面,二是子嗣,前者当事人自己不在乎,他还能说什么,后者当事人说:孩子会有的,而且你一半我一半,也就是说,如果李煦继承大统,那这江山会交到寇家继承人手中,那寇家……
老太爷浑身打了个激灵,不敢再想下去了,他觉得自己真是老了,脑子远没有年轻人灵活,论会钻营,还是寇骁厉害啊!
他对寇骁另眼相看,以为这一切都是寇骁谋来的,如果最终结果是这样,他觉得妥协也未必不能接受。
他喊寇骁起身,神色纠结地说:“你们都是男子,不成婚成何体统?最好还是各自娶妻,起码给世人一个交代,如果你们怕妻子影响到你们,娶回来放置不管就是了,或者三五年后休了也行,何必如此计较呢?”
李煦在这个问题上永远和他说不通,于是也不解释了,笑看着他,亲自给他端了一杯茶,递了个台阶给他,“此事还未最终决定,具体事项以后再说吧,老太爷今日就在王府用午膳如何?”
老太爷果然不生气了,勉勉强强地答应下来,但李煦知道,他不会再反对自己和寇骁的事情了。
这估计就叫错打正着! 寇老太爷在王府用完午膳才离开,寇骁亲自送他回去,到家门口时,忍不住提了一嘴,“啊翁,您年纪也不算很大吧,真要如此颐养天年?”
老太爷吹胡子瞪眼地看着他:“你这话是何意?嫌我这把老骨头不会做正事吗?或者你要把将军之位拱手相让?”
寇骁无奈地说:“就算孙儿让位,您接的了吗?”
老太爷“呸”了一口,愤怒地说:“知道了还问?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作什么?你以为谁都有雷鸣那么好的运气,临到老还有人为他谋划前程,你可真是胳膊肘往外拐,那么好的机会怎么没留给自家人?”
雷鸣的学识是什么水平老太爷太清楚了,让他带着南越学子出去游历,他觉得就是丢人现眼,不过这事他只能闷在心里,他有自知之明,换他也做不好。
寇骁本想将李煦的决定告诉他,最后还是没说出口,他不知道李煦改变心意没有,多嘴的后果可能会把刚缓和的关系又闹僵。
只是他觉得老太爷就是太闲了,才会天天想着娶妻生子的事情,得给他找点事情做。
回王府后,寇骁去问李煦拿主意,“你还想让我祖父去管教育的事吗?”
李煦犹豫了片刻,实诚地摇头:“算了,万一他犯错,郡守府不好为难他,反而不是好事。”
“那可有适合他做的事情?”
李煦一听就明白寇骁的想法,当即认真考虑起来,又问了老太爷的喜好,最终两手一拍,说道:“让他管南越书院去,给他一个山长的名头,从选址到建设到招生都让他亲自过问,你觉得可行吗?”
别看郡守府的一个主事官职比书院山长高,但后者是荣誉啊,别人一听你是什么书院的山长,顿时对你肃然起敬,可不是以官职高低论的。
而且这个差事有个好处,你乐意管事,就有做不完的事情,你不乐意管事,想讨清闲,自然有下头的人帮着做,是个很灵活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