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你的死对头已上线_作者:北尛(114)

2020-08-06 北尛

    张良一时也没想到郭嘉会有如此大的反应,这事以后得慎言。

    “公达前来不知是为何事?”

    几乎明知故问般,张良转移开愈演愈烈的话题。

    既然回到公事,郭嘉一肚子牢骚,也就没地可发了,真是,吵嘴都没能吵个爽快,每回他都不曾安利到张良头上,分享下他自己崇敬之感。

    “公事,不知少府对玉玺一案怎么看?群臣这次针对可是整个少府监。”

    张良要回到公事上,荀攸自然要全力进行配合,且这才是荀攸此行目的,反正离开长安城,到外面去做官这事已经不太可能了,荀攸连地方都选好了,但因蜀中道路不便,又直接发生这事,那么多人盯着,他走不了了。

    张良自己也感慨道:“群臣针对少府监,陛下针对良罢了,摸清楚陛下最想看到什么局面,这些事就都能迎刃而解。”

    他身边的人都忧心不得了,当事人却浑然不在意,这让郭嘉再次郁闷了一番,“所以少府没将玉玺一案,当刑事看待?”

    张良没有直接回答郭嘉,而是反问荀攸道:“公达可清楚玉玺为何会外流,出自哪方党派之手?”

    荀攸见张良自己示意,便分析出自己一些看法,“朝中王允是用计诛杀董卓第一个站出来有功,吕布是因为护驾,但其实谁也不服。”

    “玉玺外流对哪方最有利,朝臣而言谁是陛下最后也并不能损伤他们的利益,风口浪尖之上还得一一接受他们现在官职,不然就是令人寒心没有大气量的举措,陛下可以看清诸侯势力中孰强孰弱,谁忠谁不忠,或者眼皮子底下臣子的想法。”

    利益最大化是天子,弊处也是非常明显,主弱臣强引出下一匹狼来。

    张良接下荀攸理论,将后面答案最次剥析一层出来,“臣子也分党派,具体而言就是利益的关系,佞臣弄臣权臣忠臣,此番一试便知。”

    郭嘉有些惊讶于张良非常理性的思考,臣子毕竟他现在也是,没有被玉玺重罪而蒙蔽。

    所以出自陛下之手,但帮忙的人或许有两种代表。

    “那房少府对自己有什么定义吗?”

    荀攸更想知道张良自己的选择,毕竟以后真有曹操奉迎天子,张良和荀彧他们二人,是直接平衡点。

    早知荀攸会有如此一问,张良毫不意外,“良不过庸臣!”

    庸庸碌碌混口饭吃,看张良现在所处的形势,完全与之口中说地不相符合。

    “不,你不是?”

    郭嘉在张良说完后,立即就替张良自己给否决了。

    他明明还有不少不可告人的秘密,能直接爬上九卿解读此次玉玺一案,怎会平庸。

    说到底郭嘉的言辞,张良呆愣了片刻,他自己的庸臣放在自己身上的解读,就是无心名利将汉室江山,保留在刘协手中不亡,以后只做分内之事。

    “奉孝说了不算,陛下说了也不算,这个只有良自己能决定。”

    似乎因为什么事情,让张良改变一些看法。

    郭嘉同荀攸对视了一眼,刘协此举终究太过了,但挖墙角一事,岂不更加容易了一些。

    曹操让荀彧写信让荀攸务必帮忙,不就是想拉拢张良,不用荀彧帮忙追了,郭嘉觉得自己就能把人给他弄过来。

    荀攸最后叹了一口气,眼界这种东西,就和人以群分一样,不是谁都懂,尤其天子现在还小。

    “涉及权势皇位之争,这是自古以来天子眼中的禁忌,陛下早年就曾见识过董卓等党锢利害之处,对权力恐怕会更在意。”

    荀攸一语道破最关键的点,刘协为什么会在意权势,既有心想挽救却因汉室底子烂透了,到最后只能私心来保命,可惜也可叹。

    张良想引流势必会遭到刘协目前的不理解,尤其多次引流后制衡,就是不知刘协背后那人选择弊处还是利处。    玉玺一案,不仅仅只是明面上看出谁谁有野心,刘协那边恐怕感觉更像是多有精心来布置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