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公主_作者:伊人睽睽(124)

2020-08-08 伊人睽睽

    而他在读书,不再来找她,暮晚摇却又有些不高兴。

    现在嘛……

    暮晚摇道:“佛诞日迎佛骨?他倒是好有心情。”

    春华笑道:“那殿下应不应呢?”

    暮晚摇说:“看我那日有没有时间吧。”

    春华心中为殿下排好了时间,特意将佛诞日空了出来。

    公主和言二郎已经又大半个月没见面了,这半个月来,公主整日和朝臣门打交道,时不时心情不好,就会对府上人发火。公主府战战兢兢大半月,如今有喘口气的机会,自然人人都祈祷言二郎能够让他们殿下的心情好一些。

    -----

    不提暮晚摇那边如何和朝臣门打交道,言尚与韦树这边,则是在及第后,被中枢安排着,待诏弘文馆。

    待诏的意思是,现在没有官,但随时可能有,等着朝廷的安排就是。而这些待诏的人,虽不是正式的官员,朝廷却也会补一些俸禄,勉强让他们开支。

    这笔俸禄不过是面子数,数额极低,根本不够及第士子们的日常交际与花销。也没人将这笔俸禄放在眼中。

    即使对言尚来说,这笔俸禄,也不过是聊胜于无。言尚至今花的大笔钱,都是他父兄从岭南为他寄来的,让他颇为惭愧。也只能忍耐,想等真正当了官,这个缺钱的难题就能过去了——

    因为大魏的官制,尤其是长安这些京官,俸禄是非常可观的。

    大魏对官员的优惠与照顾,远非其他朝代能比。

    而对言尚来说,待诏弘文馆,最大的好处,就是读书格外方便,远比以前方便。他在岭南接触不到的书、在太学国子监接触不到的书,弘文馆都有收录。

    弘文馆召集天下名士,藏书二十余万,是天下书籍最为丰富的地方。

    言尚与韦树讨论后,得知他们想当官,目前有三条路可走——

    一,等朝廷召见,不知猴年马月;

    二,丹阳公主可以直接带他们面圣,向皇帝为他们讨官,但暮晚摇几乎没有可能会这么做,言尚也不想走这条路;

    三,则是考试。

    为解决科举出身后等待入仕所产生的问题,大魏设置科目选,每年十月举行。其科目有博学宏词、书判拔萃、三礼、三史、三传、五经、九经、开元礼、明习律令等,考试优等者,不论获得出身年数多少,皆立即入仕。

    科目考,远比科考要难。

    因科考是数千个寻常人中录取及第人士,而科目考则是每年遗留下来的所有进士,一同参考。

    而言尚再一打听,顾名思义,这些名号极多的科目考的是全才,并非只有诗赋,让言尚松气不用再比自己的弱项之时,又陷入了新的愁苦中。

    因他诗赋不行,所有才华……应该更不行。

    因这些进士们寒门子弟极少,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而世家子弟出身,自小看的书、接触的事物,都远比言尚要多。他们都考不上,更罔论言尚这样的寒门子弟?

    但无论如何,总是一条目前最好的出路。

    言尚在见过自己老师后,和老师讨论一番,便决定考博学宏词科。无他,只因博学宏词科在科目考中为首,登科者所受尊崇最高。登科者直接入仕不提,官职也比其他的要高。

    韦树家学渊博,自然瞧不上其他的,他直接选的是博学宏词科。而言尚踟蹰许久后,也选了博学宏词科。目前任务,就是比其他人多花些时间读书,让自己在弘文馆中所待的半年时间,不要荒废。

    -----

    清晨天未亮,言尚离开自己在永寿寺所租的寒舍,出寺步行,直接去弘文馆。他将时间掐算得很准,等他过去,弘文馆会正好开门。

    只是对言尚来说,有一件烦恼事……

    言尚从永寿寺后门出去,到了巷子,看到三四个仆从探头探脑,他不禁一声长叹。果然,那几个仆从看到他出来后,转头就跑没影儿了。而一会儿工夫后,言尚在巷中走,一个妙龄少女骑在马上,跟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