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公主_作者:伊人睽睽(505)

2020-08-08 伊人睽睽

    言尚忽然道:“巨源,其实我与你一样的。我初时当官,想的是为民做事。然而其实真正当了官,发现不是这样的。我初入仕便是中书省,看着开头极好。但是我在中书省,整日忙的都是一些打杂之类的事务。而且我的长官们,我也不觉得他们在忙的是什么要紧的事务。

    “不过是一道又一道繁琐的程序。不过是一个政令下到了这一部,这一部又推脱到另一部。不断地踢皮球,不断地来来回回。你说这些有什么意义?我整日忙于这些事务,于民何益?

    “正是因为我不喜欢做这些,我才拼力,去参与使臣之事,去不停地上各种折子……你只见中枢录用了我一道折子,你不知道我有更多的折子,长官看都没看过。”

    韦树抬头,看向他。

    言尚说:“我也很沮丧,也很无奈。我也经常在想,我当这个官做什么?我现在已是七品官,而我整日忙在户部……说实话,我觉得户部少我一个,根本不影响。因为许多官,整日忙的,都是些繁琐又无用的公务!所以这一次去蜀中赈灾,我才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因为我也不喜欢现在的事,我想做点真正有用的事。

    “正如巨源你一样。你出使,便是真正有用的事。你忙于官场上的暗斗时,就总是觉得很无趣一般。

    “这天下英豪,都是从你我这样时期开始的。有谁天生就是英豪呢?有谁天生就有一腔志气呢?

    “你不知自己做的对不对,对自己的官路是否会有影响。我想送你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河狭水激,人急计生。”

    韦树目中迷茫的光,渐渐定了下来。

    他呆呆看着言尚,重复了一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言尚道:“此话我本不该说。因这官场碌碌,多少人求的是升官发财路。我只是觉得巨源不该这样……这天下许多事,不一样会有好结果,不一样会有什么好处。也许你出使归来,官路依然不开;也许我蜀中一行,会得罪许多人……然而这天下,总有些事,是应该有人去做的。

    “也许辛苦,也许没有好处,但是它是对的,它是正确的。那我们便应该有人去做。”

    韦树看着他,忽然笑起来。

    他坐直,倒酒相敬:“是,说的有道理。我行的是正确的事,我为何要彷徨,为何要为韦家的态度而摇摆?我是正确的,哪怕结局不好……但只要它是对的,我就应该去做。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言二哥,我敬你!

    “望你我都谨记此话,不忘初心!”

    烟雨濛濛,行人寥寥。两个少年于酒肆喝酒,醉后大谈天下英豪,兴起时举箸而歌,之后兴尽而归。

    -----

    五月底,韦树出使诸国,离开长安。

    言尚同时离开长安,动身前往蜀中赈灾。

    六月底,暮晚摇从金陵归来。

    归来第一日,暮晚摇还未进宫向皇帝报平安,就兴致勃勃地要见言尚。

    她没有见到言尚,只收到了对面府邸中留下的一封很长的书信,言尚向她告别,解释他去赈灾一事。

    拿着信纸,暮晚摇懵然——

    她的言尚呢?

    她的郎君呢?

    她那个乖乖的、好端端等在长安等着她回来的郎君呢?

    怎么这就没了?    天炎气干,黄沙滚浪。

    韦树作为副使,跟随使官正使,已经离开大魏边关百里有余。

    出关、出陇右,他们一行百来人队伍,将马匹换成了骆驼等物,开始适应沙漠生活。期间便有一人因水土不服而病倒,出使团不能停下队伍等一人,便将那人安顿好后,出使团继续上路。

    他们按照地图,原本是要访一小国。据说该国乃是某一部落分支,因躲战乱而在此地建国。年初时那些使臣团来访大魏,各方作证,他们就曾向大魏提供过这么一份地图。

    然而如今韦树一行人按照地图找来,却是立于茫茫荒漠中,看着被尘土埋入地下的古城遗迹,有些茫然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