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帮言尚……但是,如果皇帝发现是他传话报信给公主的,以此为借口来杀他,可怎么办?老皇帝一直想杀他,只是几个皇子还好好的,老皇帝没找到机会。
刘文吉不愿自己亲手把机会递给皇帝。
过龙首渠,在即将出宫的丹凤门前,刘文吉彻底停下了脚步。一直跟随他的内宦:“公公,我们不出去了么?”
刘文吉淡漠:“不去了。”
他转身就要回去,然而眸子一眯,看到了一辆有晋王府标志的华车从丹凤门驶了进来。这辆华车的规格不够,不能直接通行,正在宫门口接受检查。刘文吉盯着这辆马车半天,心里忽然一动,大步走了过去。
守着宫阙门的内宦守卫们纷纷低头:“公公。”
刘文吉到马车前,一言不发,一把掀开了车帘。果然,如他所料,车中坐着的,是春华。春华睁大眼睛,吃惊地看着他,没想到他会直接掀开车帘,外面的侍女卫士们都没有反应过来。
显然,春华是受那对夫妻的命令,进宫来尽孝的。
刘文吉阴阳怪气般:“晋王与王妃不来,却只派一个侧王妃,如此,岂不是怠慢了陛下?臣劝娘娘一句,好好回去把利害关系说给你们郡王。派一个妾室来,算什么意思?”
他登车,凑到春华耳边,轻声说了几个字。
春华身子微微一颤,对上他的目光后,她对他轻轻点了下头。
刘文吉对她一笑,他笑起来时,郁气消缓,眉目含春,若有若无地勾着,颇有几分少年时意气风流的模样。春华既为他的好心感动,想他虽然如此境界,却还如此关心旧人;又为他心酸,别过目不忍多看。
刘文吉见她还是如此善良,不禁一哂,忍下心里片刻的酸涩感。
她还以为他单纯,而他不过是要把晋王也拉下来共沉沦——借此和晋王扯上关系。
放下车帘,面对着晋王府侍女和卫士们的道歉和请教,刘文吉不置一词,转身回宫去了。几位仆从见应付了这位皇帝面前的红人,正松口气他们可以进宫了,却听他们的侧王妃在车中声音轻柔、却非常坚定地开口:“我给母后做的鞋子忘了带了,我们回去取吧。”
众人纷劝,但是平日好说话的侧王妃,今日却不理会他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出宫。
而离宫阙远了一段距离,春华吩咐:“去丹阳公主府。”
-----
暮晚摇正在府上见刘若竹,她的小姑子言晓舟也陪伴在侧。因为言家人想求公主帮言晓舟操持婚事,自然要言晓舟和暮晚摇多熟悉熟悉。
而刘若竹前来,则是告别的。
刘若竹笑吟吟地把笔墨纸砚、各种珍藏孤本书籍分给公主和公主的小姑子,她声音清婉:“我夫君被调去河西府任职,那里是外族人和我大魏人混着一起住的地方,我听闻那里有许多古本被当柴火烧,十分心疼。
“于是,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跟随夫君一起去河西。接下来数年可能见不到殿下,便要来告别一番。”
暮晚摇心生不舍。她在长安的数年,和长安女郎们的日常相处,刘若竹帮了她不少。这个女郎虽一身书卷气,却并不是书呆子。刘若竹分外知情识趣,就算一开始因为言尚而生起的那一点儿敌意,这些年,也消失没了。
暮晚摇挽留道:“那改日我与言尚为你们夫妻办过宴,你们再走吧。”
刘若竹弯眸,正要说些什么,外面侍女匆匆报说晋王侧王妃来了。暮晚摇诧异,因微妙的立场关系,春华从不来拜访她。可是今日……门帘掀开,春华行色匆匆、一身狼狈,她提着裙裾奔跑而来……
言晓舟和刘若竹都没听到春华跟公主说了什么,但是她们看到暮晚摇脸色蓦地一边,一下子站了起来。暮晚摇来不及招呼她们两个,就向外走去。
-----
言尚在殿中,和皇帝谈一些公务,谈近日吏部的事。皇帝一直闭着目,等到那碗绝嗣汤被端到了言尚面前的长案上,皇帝才睁开了浑浊的眼睛,紧盯着言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