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公主_作者:伊人睽睽(740)

2020-08-08 伊人睽睽

    言尚说:“如今世家、寒门、内宦三足鼎立,才是最为稳妥。不管是刘文吉还是世家,都想拉拢我们或打压我们。都想将三股势力变为两股,人人都有一些正义的理由……但是这些争斗,于朝务无益,于百姓无益。这番争斗,牵扯皇权,因陛下无能,反而会越斗越乱。

    “整个大魏都会被拉入旋涡。所以我不能答应。”

    暮晚摇淡漠:“你不答应,他们两方就会转头合作,对付我们。你不答应,寒门的人也会不甘,在下面生乱,会质疑我和你为什么拒绝这般有利于寒门坐大的好处。到了那时候,怎么办?”

    言尚眉心若扬:“当想一个法子……给大家找点儿事做。”

    暮晚摇挑眉,笑。

    言尚:“怎么?”

    暮晚摇看着他笑,漫不经心地提醒他:“你越来越有一个宰相的气度了……不光是寒门领袖,是士人领袖,天下领袖。咱们那位陛下,要被你惯坏了。你小心他依赖上你,放不开你。你越有本事,就衬得他越没本事。

    “但你别忘了——这大魏,到底是暮氏江山。”

    言尚微愣,然后陷入沉思。

    暮晚摇蹙眉,既恼他思虑重,又不知道如此多事之秋之时,怎么能让他安心养身子,不用操心这些。他们身处旋涡,到底怎么才能出去——暮晚摇咬了唇,也陷入沉思。    九月底, 海氏一族迁回长安。

    海氏一族有年轻子弟准备参加明年的科考, 不知是出于对考官的敬重, 还是对公主的愧疚, 海家派人登了丹阳长公主府门三次,各自拜访公主和言尚二人。

    言尚对于海氏子弟要参加明年科考,是支持的。他温文有礼,谦逊安抚海氏, 海氏见了这位考功郎一次,就私下研究这位郎君的为人——得出经验, 此人性温和,好欺负, 是一个突破口。

    与之相反的就是他的夫人暮晚摇了。暮晚摇也不说记恨当初海氏有谋杀皇子的嫌疑,只是她的态度模棱两可, 让海氏捉摸不透。

    海氏这一次回长安,自是要好好经营。不光与世家、寒门们各自交好, 十月的时候,海氏送了自家幼女进宫为妃。

    暮晚摇紧接着,就给皇帝的后宫选了几个美人送进去, 如同比赛一般。

    而身在皇宫深宫中的皇帝, 被这些臣子们闹得一个头两个大。深夜时分,他坐在御书房,对着批不完的奏折唉声叹气。

    皇帝手撑额,对着城郊外一亩良田的处置权拿不定主意:

    世家有人想要这块地,他们给皇帝进贡了百年珊瑚树一株, 皇帝拿去讨好后宫新来的美人,于是随手一批,同意了。

    然而紧接着这地闹出了官司,据说刘文吉手下的一个小太监早就买了这地,却被那一家得了皇帝御批的世家打了一顿。于是刘文吉来告状了。

    断案的刑部人员,又出身世家,内宦团觉得不公。可是大理寺又被把持在内宦手中,若是大理寺断案,世家觉得不公。

    小小一桩案子闹到皇帝的案头,牵扯的哪是什么地,而是皇帝偏向世家还是内宦。两方虎视眈眈盯着皇帝,皇帝左右为难,下不定决心。他对着这案子盯着半个时辰,终是侧头,问小内宦:“言素臣请假回来了么?”

    小内宦低头:“昨日刚回中书省签字。”

    皇帝立刻大松口气,把笔一丢:“那这案子打回中书省,让言素臣办吧。让他办好这事,若再有不服,朕为他们调解便是。”

    立在殿外等着皇帝批字的刘相公都等了半个时辰了,没想到等到了这个结果。刘相公看皇帝根本没批多少奏折,还把难断的事情重新推回中书省,尤其是推给言尚……刘相公冷笑一声,不顾内宦的阻拦,闯入内阁。

    他虽年老,却精神矍铄,肃穆庄严。皇帝才偷个懒,就遇上宰相闯进来,他不敢不尊重这些父皇给他留下的元老老臣,连忙喝退内宦们,让人给相公备座。

    刘相公见皇帝这态度,脸色稍微缓和一下,说道:“陛下理政已经近三月,这般事务该能做得了主。士人与内宦的争斗,陛下不能不表态。臣将奏折拿给陛下,陛下又推回来,难道打算一直推下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