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长孙_作者:明照万里(133)

2020-08-09 明照万里

    “这......”陶兴突然迟疑起来,先不说家里母亲没安顿好,他对会试也没把握。

    “如果没把握,再等三年也是好的,你还年轻,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曾丰年安慰道。

    “可一生中有几个三年?等着等着空耗年华。”陶兴苦笑道:“我已经二十四有余,还能等几年?可是我母亲.....”

    曾湖庭眼神看向曾丰年,得到首肯后他说,“不如就让伯母搬到我家附近住,如何?陶兄在乡下想必也没什么好牵挂的,再说只说暂住,等你归来再搬走就是。”

    “我家中几乎时刻有人,必不会让伯母失了照顾。”

    陶兴心动,“会不会太麻烦?”

    “哪里说得上麻烦!不过每日抽空就瞧瞧。正好隔壁邻居搬走,屋子空着呢。陶兄总不会舍不得租子钱吧?”

    “我有这么吝啬?”陶兴翻白眼,“明天我就去找人搬家!”

    此法是正中他下怀,陶兴早就希望母亲能搬出陶家村,村里人嘴碎,哪怕他发迹不忘说酸话。他听着难受,母亲还说乡里乡亲互相照顾。拜托,明明是他照顾他们好吗?!家里的好几亩良田按照市价的八成租给他们,连句好话都没换到。

    这次又有免税田名额,村里人一早就在母亲耳边叨叨叨,他早就不想继续忍耐,把母亲支开他才好处理。

    已经想到办法,陶兴打定主意后便开始做事,先是搬家,然后卖了原本的良田,悄悄的在青平镇重新置办。

    陶兴一走,曾湖庭就觉得危机感上升,背后汗毛都竖起,合着父亲真的很生气还在等着他呢?

    曾丰年看见孩子如同耗子遇猫,不由得好笑,事情都做了他还能怎么样!儿女都是债,这债还是他自己找上门的。

    于是他换了个话题,“一转眼你都十八了。”

    下一句又是什么?

    “也该给你取字。虽然二十才赐字,远行在即,提前取也不是不可以。”曾丰年话锋一转,举起手中的白纸,“这段时间我想了许多个,便字承渊,如何?”

    字的含义跟名字有共同之处,如同他们平辈的男子名字都带三点水,他甚至还知道他未曾见过面的同父弟弟叫海庭,陈氏放言海压了湖一头。

    这种幼稚的小把戏也不是他刻意打探的,而是上次去参加济庭婚礼无意中听到的。他没放在心上,不代表有人不在乎。曾丰年暗戳戳的就给他取字为渊。

    但心意不能不重视,他微笑的说,“是,承渊谨领。”

    作者有话要说: 短小更新~    取字之后, 就象征他已经是个独立承担责任的成年人。

    因为要上京城,需要的东西便不是去府城那么简单,要路引要身份证明等等, 没有户籍证明等到了京城也没法考试。

    本朝曾经有个戏文,便是说的这个故事, 赶考的考生千山万水去京城,路上遇到跟自己五分像的乞丐,书生觉得有缘便请乞丐一同吃饭,交谈中乞丐把书生的家境打听的一清二楚。

    于是山雨之夜, 山洪塌方,书生死于非命,乞丐借着跟书生五分像的脸庞冒充他进京赶考, 最后高中状元又做了大官, 乞丐大官从来不回乡,竟然也这样瞒了下来。直到二十年后书生的儿子上京城赶考才找到亲爹被人假冒二十年。

    戏文为了曲折离奇颇多编造漏洞,比如乞丐如果有状元之才何不自己考试?他又凭什么当官二十年不被揭穿?但是这文牒上的漏洞确是真的,大略描述考生的特征,冒充起来极容易。

    不管怎么说, 要离开了先要跟朋友们践行。

    曾湖庭分别请了几个书院的同窗在酒楼吃饭,曾济庭闷闷不乐, 十分不开心。他从很小就跟湖庭认识,两人就算读书都没有分开过,这次离别,不知何日相见?

    “你早日考到京城, 我们便又能相见。”曾湖庭拍拍他,对各位同窗说:“山高水长,如果有缘便在京城相会。”

    “此去路远, 一路顺风!”同窗同时抱拳祝愿。

    散会之时,曾湖庭便把他的读书笔记拿出来,这是他花了一整天整理好的,统统交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