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长孙_作者:明照万里(4)

2020-08-09 明照万里

    但是少爷从来没去领过。

    “抄书赚到的,刚好今天结算,要是昨天还没呢。”曾湖庭催促,“快去,今晚你跟我一个屋睡,外屋太冷。”他还要写功课。

    “好的少爷。”石头拿着银子收拾碗筷,不知道少爷有没有看出他刚才的异样。

    他去找孙姨娘,本来以为怎么都能拿到几斤炭,就算不多好歹抵过今晚,谁晓得孙姨娘听完大小姐来拿炭的经过,语重心长的说,“大少爷孝敬母亲是应该的,没有炭火就烧柴,总不会冻着。”

    “要是被人知道大少爷过来拿炭,夫人会以为大少爷对她的孝敬不是真心的。”

    听听,这是一个母亲能说出来的话吗?!就是石头娘,还念叨着给他多缝点厚实衣裳,免得冻着他。

    这种话他才不会对着大少爷说,就当孙姨娘没有炭。

    他不知道他的大少爷看破不说破,只当没这回事,只一心写着先生的功课。    石头守着夜,生怕半夜火盆熄灭,但困意来袭,眼皮子粘到一块儿,不知不觉就睡着。

    在醒来时天色还没亮,曾湖庭已经起身叠被子,火盆还烧着。

    “少爷我来吧。”石头抢过活计,哪有少爷忙碌小厮休息的道理。

    曾湖庭醒的早,收拾完被子准备整理功课,看石头醒了,就先洗漱,族学上课是辰时三刻,卯时三刻他还需要去给嫡母请安。

    虽然嫡母根本不会见他,这个流程还是要走的。

    今日例外,他在嫡母的花厅被晾了大半半个时辰,陈氏派人过来说一声退下,他就顺势离开。

    时间来不及,他准备在外面的小摊买个馒头垫垫。

    曾湖庭带着昨天的功课匆匆离开,族学是早年祖父主力修建,为了后进子弟能继续上进,花费的钱财也极少,不然还轮不上曾湖庭去上学。

    赶路过去需要两炷香时间,虽辰时三刻上课,能获得读书机会都不愿意浪费每一刻光阴。

    他在乡间小路上快步行走,路过大片荒芜的土地,现在是冬天农闲,地头只有拾柴火的闲汉,看到他纷纷招呼着,大少爷。

    人名和脸对不上号,曾湖庭一一点点。望着他离开的背影,闲汉里头穿着棉布袍子的问,“这是谁啊?我瞧着眼熟。”

    “这不是荣大哥的大儿子吗!小娘养的那个。”说话的人挤眉弄眼,感叹着,“荣大哥就算搬回乡里也跟咱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养了好几个小妾,想睡哪个谁哪个。”他露出艳羡的表情,“赶明我发达了,也弄上一小妾在屋里养着,不让出门,养的白白胖胖。”

    “对了,光大哥,你问这个干什么?”

    穿棉布袍子的是曾宣光,按照族谱来算,跟曾湖庭的父亲曾宣荣是堂兄弟,他家境也算不错,才能穿的起棉袍,此刻若有所思,“没见过这孩子,随便问问。”

    曾湖庭还不知道被人背后议论,掐着点儿到族学门口时,还有两刻钟,他掏出铜板,在门口的铺子买了馒头。

    这家馒头铺开了五六年,靠着族学和过往的人流,生意勉强还能维持下去,但最近对门又新开一家铺子专做烧饼,价格还跟馒头一样,已经压的馒头铺快要做不下去。

    曾湖庭买完馒头才想起这事,他常年买馒头,身体惯性让他走到这里,掏钱拿馒头,行云流水般。

    老板娘一看见熟客,扬起笑,“小哥尝尝,咱店换了新师傅,不知道手艺吃不吃得惯?”

    天底下馒头都是一个味,哪有什么区别?曾湖庭咬了一口,惊讶的发现,还真不一样。现在的发酵技术并不好,馒头全靠师傅的手劲,面揉的劲道,馒头味道就好。

    手里的馒头已经被揉开了,发酵粉也恰到好处,松软又有嚼劲,带着微微的麦香气,吃在嘴里也不发酸,手艺好了不止一点。

    他微微惊讶,然后点头,照实说了自己的感受。

    老板娘喜笑颜开,指着内间在揉面的身影说,这都是新师傅的手艺好。

    曾湖庭透过麦草帘,看到跟他个头差不多的人正在揉面,一下又一下。揉面可是气力活,能吃这个苦头的,都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