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123)

2020-08-18 觉三千里

    赵受益算了一下日子,发现还有大半年。

    “再过一次乾元节,朕就十五岁了。”

    赵受益笑道:“十五岁也该大婚了,太后给朕安排了哪一家的女子做皇后?”

    刘恩道:“太后筛选了不少女子,如今最后的人选还没定下来,但不出意外,应该是郭家的女儿。”

    赵受益问:“哪个郭家?”

    刘恩道:“是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

    “他们家里如今还有谁在朝中任职吗?”

    刘恩道:“没了。”

    赵受益笑了:“看来太后娘娘是特意给朕找了个破落户的女儿当皇后啊。”

    这话说得恶毒些,但对于皇帝而言,娶一个已故的中书令的孙女为皇后,此女家中如今在朝中也无人了,这不就是娶了个破落户女儿吗。

    这也是符合刘娥的利益的。

    要是给皇帝找了个有权有势的妻族,那太后还怎么在宫里一家独大啊。

    当然是得给皇帝娶个小门小户的老婆,便于控制,完后还得告诉皇帝,我这是为你好,皇后出身于衰旧之族才不容易造成外戚专权,本宫真是用心良苦,可歌可泣啊。

    其实赵受益是挺同意“从平民百姓家里选皇后”这个说法的,但是如今这么个局面,如果他真的服从刘娥的安排娶了这个郭皇后,那他在与刘娥博弈的时候就更加没有胜算了。

    “明天你去找蒋平,”他吩咐刘恩:“让他寻个靠谱的人,送个信回京。”

    刘恩问:“送给哪边?”

    赵受益笑道:“蠢!还能送给哪边!范仲淹又管不着我和谁结婚,当然是送回南清宫给狄娘娘!”

    刘恩道:“是。”

    “送信给狄娘娘,让她帮我在京里寻些身世高贵的女子,要与寇刘两党没有什么撕罗不开的牵扯。”

    特殊时期特殊对策,结婚就是投资,只要家世够好,能够给他增加势力,他也就来者不拒了。

    至于党派问题……

    当了皇帝的老丈人,难道不是自动归附保皇党了吗?

    刘恩点头:“是。”

    “然后再送个信给晏殊,”赵受益道:“让他想个法子把扬州的事情在京里散播开来,传得越邪乎越好。”

    之前包拯和云娘昏迷,引出了这么大的事端,其实京里是根本没听到一丝风声的。

    黄公公把持榷货务衙门,以为事情都是自己找出来的,只要自己不去找事,就一定不会出事,所以竟然没把茶农倾茶这么大的事情给报上去。

    榷货务一共就他和包拯两个长官,包拯昏迷着,他又不管事,其余大大小小的官吏也都学着明哲保身,反正茶政原来都好好的,是京里来人非要改革才给改坏的,算来算去,也该新来的包大人背锅。

    于是官场这边毫无动静。

    至于民间传闻——

    只能归功于海盗们封锁消息的能力够强了。

    就连蒋平送给范仲淹的信件都被他们给拦截了,若不是寇准府上那个能人异士给他留了个字条,恐怕赵受益现在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被蒙在鼓里。

    刘恩道:“好。”

    赵受益又添了一句:“告诉晏殊,此事千万要瞒着范仲淹。”

    刘恩又点头:“好。”

    范仲淹是正人君子,恐怕会瞧不上他们用茶农的苦难攻击政敌的手段。相比之下,晏殊就比他灵活多了。

    刘恩又道:“只是此事怕会对包大人不利。”

    茶政改革是他的差事,扬州乱起来了,背锅的只能是他包拯。

    “自然,这个传闻一旦流传开来,第一个被问责的一定是包拯。”

    赵受益盘着腿坐在床上,语气笃定。

    刘恩坐在床尾:“我们要舍弃包拯吗?”

    展昭贴身保护包拯时是住在包拯的隔壁,赵受益的被迫害妄想症比包拯高多了,所以在宫里时刘恩夜夜守在他的床帐里,到了宫外就是坐在他床尾,中间只隔着不到半米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