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127)

2020-08-18 觉三千里

    船已经开得远了,赵受益收回眺望瓜洲渡口的目光,笑着对蒋平道:“蒋义士能舍下万贯家财随朕回京,这份情谊,朕记在心里了。”

    放心吧,等朕亲政了,一定带着你们吃香的喝辣的,万贯家财算什么,富可敌国都不在话下。

    蒋平忙道不敢,赵受益招呼他进船舱:“甲板上风大,进来说话。”

    蒋平随着赵受益进了船舱,就见赵受益从桌子上拿了个小木盒递给他:“看看这个。”

    蒋平接过这半个巴掌大的小木盒,细细端详。

    这小盒扁扁的,上下光滑,两边粗糙,一晃哗啦哗啦响,里面似乎装着几根小木棍。

    赵受益示意他:“可以打开看看。”

    蒋平将小木盒外侧的函套取下,只见盒内摆着十几根短短的木棍,棍.头裹着些粗糙的深色干泥,闻着一股硫磺味儿。

    蒋平奇道:“陛下,这是什么?”

    赵受益忍者笑:“你取出一根来,用圆的那头去擦盒子的侧面,记得动作要快。”

    蒋平依言照做,只听嚓得一声,一片火光,那小木棍的顶部竟燃起了一股明亮的火焰!

    “喝!什么东西!”

    蒋平惊得就要将木棍扔出去,将要脱手之时才想起这是在皇帝面前,忙将木棍又攥回手里。

    烧了自己无所谓,顶多就是疼一疼,要是烧了皇帝,几百个脑袋都不够砍啊!

    伴君如伴虎,不外如是。

    刘恩也笑道:“甩一甩就灭了。”

    蒋平将手甩了好几下,终于甩灭了火焰。他心有余悸地道:“这是什么东西,擦一下竟能擦出这么大的火来!”

    赵受益道:“这是火柴。”

    自从上回看着刘恩用火折子之后,他就有了造火柴的想法。

    所谓的火折子其实是一个能开合的筒状物,里面装上燃烧的火种,将开口关小,火种进入不完全燃烧的状态,可以保存很久。

    想要用火的时候,就将火折子打开,火种遇到空气恢复燃烧,就可以用来引燃物品了。

    这种携带不方便、使用不方便、制作不方便的火折子,和火柴当然是没法比的。

    火柴的优势,不仅是体现在出门在外时的便携易用上,还体现在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上。

    没有火柴的时候,取火不方便,为了保存火种,许多人家的灶台是常年不熄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极易引起火灾。

    而有了火柴这种取火方便的道具之后,就很少有人为了保存火种而彻夜点燃灶台了。

    一晚上费的那些柴火都比火柴贵了好吗。

    有了这几大优势,赵受益完全有信心将火柴推广到整个大宋。

    而这一次,就是他赚钱的时候了。

    火柴不比抹茶,抹茶只是他为了救市而相出的一个法子,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他其实不是很在乎,只要能调动江南茶市就可以了。

    而且抹茶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零嘴儿,一百个人里有几个特别爱吃抹茶的?就算特别爱吃,难道还能天天吃、顿顿吃?大江南北那么多美味小吃,抹茶只是其中的一种。

    就算他砸下大本钱来营销,将抹茶炒作成全民零食,这一块的市场,也不会大到让他这个皇帝都心动。

    他就算再穷也是个皇帝,他需要的不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小钱。这些钱对于一个处处都需要钱的庞大帝国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但火柴不一样。

    火柴是必需品。

    只要是个生活在文明世界里的人,都需要用火。

    不用火,难道茹毛饮血去吗?

    想要用火,要么自己生火,要么想办法保存火种。

    保存火种极其不安全,成本也高。自己生火又过于麻烦——无论是钻木取火还是用火石、火镰取火,都只能勉强擦出一点火星,用火星引燃艾绒,再用艾绒引燃木柴。

    碰上运气不好的时候,半天都生不起来火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