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211)

2020-08-18 觉三千里

    身为女子,与外男见面、说话,还肢体接触,这成何体统啊?

    还把不把男女大防放在眼里了?

    你说农户不讲礼教,那你包拯身为朝廷命官,也不讲礼教了?

    农户不知礼,你就要教化他们,让他们懂得男女大防。结果你还带头让女人和男人混在一起?

    疯了,疯了!

    消息从应天传回汴梁,立刻有御史参了包拯一本,说他罔顾人伦,无礼无耻。

    虽然包拯也是御史中的一员,甚至还是御史台二把手,但御史们参起人来,哪管你是不是上司?

    赵受益拿着那御史的奏本,心情愉快地在下面写道:须眉立志安天下,巾帼能顶半边天。看卿言语头头是道,不如亲自去应天修一修河堤?    二月初的应天府汴水旁, 河流渐渐化冻, 但水位还很低。

    河堤的修缮已近尾声——不得不说, 用水泥与碎石建造堤坝, 可比从前用粘土、石灰甚至糯米汁的时候效率高得多了。

    公孙策拿着一支笔,吹着渐渐细软的春风, 记录着这些天分发工钱米粮的的数目, 以及水泥的使用情况。

    目前暂时只有汴梁城里有一家水泥厂,全国所有的水泥都要去汴梁申领。他得记下大致的数目,以便送回汴梁留作参考。

    这种法子也太费事了,还是得在全国各地都开起水泥厂来才行。

    只不过皇帝那边还在物色领头人,这厂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起来。

    墨干了,账也快记完了。他将纸笔收入袖中, 忽然听见有人在岸上喊他:“公孙先生!公孙先生!”

    公孙策回头,看见是包拯的随从包兴, 正在朝他挥手。

    他大步一跨, 跳上了岸,走到包兴身边:“怎么了?是大人找我有什么事?”

    包兴摇了摇头:“不是。”他压低了嗓子:“是冲霄楼那边又来人了。”

    公孙策一皱眉:“又来人了。”

    自从皇帝放出了个假消息,说冲霄楼是西洋剑客夏玉奇建来考验天下英雄的之后,应天府就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江湖客。

    有自称精通机关术数,要破了冲霄楼拜夏玉奇为师的, 有单纯看上了那十万两黄金, 想仗着自己的武功硬闯的,还有浑水摸鱼不知道要干什么的。

    别的不说,公孙策组织城外失业流民在城外开了几间茶点铺子和面饼摊, 倒是又让灾民们赚了一笔。

    灾民们得了实惠,冲霄楼却迟迟未能破解。

    皇帝放出这个假消息的意图并不是让全天下的江湖客一窝蜂地涌进冲霄楼,而是要借此引出真正的西洋剑客夏玉奇。

    因此包拯和公孙策也不敢直接将来到应天的江湖人都送进冲霄楼里去,一是那楼里恐怕有些不好公诸于世的东西,万一真碰巧被哪个运气爆棚的江湖客拿到手了,再一不小心抖搂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那冲霄楼毕竟是个凶险之地,真要让这些人进去了,恐怕一个也活不下来。

    因此包拯派人夜以继日地守在冲霄楼前,一旦有江湖客接近冲霄楼,一律带到公孙策面前。

    若是夏玉奇本人或是他的传人,则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请他助力破解冲霄楼。

    若是其他精通机关术数的高人,则请他们入楼一试。

    若是两头不沾纯来凑热闹的江湖客,则由南侠展昭出面劝说,让他们从哪来的回哪去。

    有脾气暴躁一点,不愿意听劝说的,就让他见识一下巨阙剑的威力。

    如今也过去快一个月了,夏玉奇依旧未曾现身,倒是来了几个精通机关的高人,结果连冲霄楼的二层都未曾上去,过了个楼梯口,就灰头土脸地出来了。

    眼看着破楼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公孙策有时候也想,是不是直接把它一把火烧了,取出黄金就好。

    反正黄金在火里熔炼一番也不折损什么,依旧还能花。至于霍芳的秘密……

    霍芳人都在开封府地牢里蹲着了,只要严加防范,也就翻不出什么水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