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220)

2020-08-18 觉三千里

    当时他还给自己定了个计划,务必要让所有能接触到他的人每天至少看见他哭一次,每次还得有不同的说法。

    什么吃着饭突然想到先帝啦,睡着觉突然想到先帝啦,连读个书都可以想到先帝,然后就可以哭一场。

    如此一二个月下来,朝野上下都公认新帝是个大孝子。

    太能哭了。

    天天哭也挺耗费体力的,而且还不得好好吃饭,所以赵受益那时候只叫刘恩注意观察前朝的情况,别叫寇准和刘娥把天掀翻了,其余细节不必告诉他。

    他记得那时候隐约听刘恩提起过一次,说什么给先帝选的坟地被水淹了,还好先帝当时没葬下去,然后选坟地的那人被处死,山陵使也因此降职。

    刘恩道:“太后当时颇为愤怒,本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山陵使一定要被流放出京的。夏竦当时想找太后求情,太后根本就没搭理他,然后此人就投了寇准。寇准保着他没被外放,但也降了他的职位,原本打算以后慢慢再升回来的,结果就……”

    结果就又被他们翻出个母丧不守的黑点,直接一撸到底了。

    赵受益笑了:“怪不得太后这么大的反应。”

    想来刘娥虽然可能不清楚襄阳王和霍芳到底在冲霄楼里藏了什么东西,但隐约能猜到可能与宋真宗的坟墓有关。

    宋真宗的坟墓当年是她派人监修的,修的时候就出了个水淹皇陵的丑闻,要是再出一个皇陵被盗的丑闻,那她这个太后真就不用去见先帝了。

    夏竦、霍芳又都曾经是她的人,这两人牵扯进皇陵被盗的事情里,难免要给她也弄得一身腥。

    狸猫换太子就够她受的了,刘娥真是不想再给自己争取一口黑锅来背了。

    “那襄阳王惯爱笼络江湖上的鸡鸣狗盗之辈,搞些旁门左道的功夫,手底下有几个摸金校尉也不足为奇。”

    赵受益加重了语气:“这天书,当然是襄阳王与霍芳从先帝陵寝中盗出来的。”

    刘恩明白了他的意思:“天书古往今来只有一份,冲霄楼中的天书,自然是先帝陵寝里的那份。”

    他二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既然当年监修帝陵的是夏竦,而夏竦现在又是寇准的人,那么,帝陵被盗一事,必须坐实。

    夏竦母丧不守,只是私德有亏,虽然这个私德确确实实可以牵连到他的仕途,但对他的上司寇准却没什么杀伤力。

    毕竟夏竦的妈只是夏竦的妈,又不是夏竦和寇准共同的妈。夏竦对他自己的妈不孝顺,关寇准什么事。

    赵受益要以此发作寇准,只能不痛不痒地训斥几句他识人不明,举荐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但他没法那这个治寇准的罪。

    但夏竦监修山陵不利,导致先帝陵寝没出几年就被盗了,就算夏竦干这事的时候还和寇准清清白白,寇准也必须吃下这个哑巴亏。

    宋真宗可是夏竦和寇准二人共同的君父,夏竦把宋真宗死后安息之地搞成这个德行,寇准难道想要置身事外吗?

    赵受益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现在他和寇准已经进行到了斗争的最后一步——赵受益已经掌握了压倒性的优势,寇准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经土崩瓦解,在军队中的威望也有狄青与之抗衡,赵受益想要让寇准彻底出局,只需要想一个漂亮些的理由。

    如果他比较懒一些,以左脚先迈进门槛为理由处置寇准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就太过粗糙了,容易惹人非议,以后史书上记上一笔也不太好看。

    得想个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的理由,让人们相信,并非是他无情,一定要将他的老师兼岳父排挤回家。实在是他不得已——我岳父的手下把我亲爹的坟修得四面漏风,我让我岳父卸任回家,这是符合常理的吧?

    至于当初其实是刘娥让夏竦去修的皇陵,和寇准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又有谁在乎呢?

    太后都沦落到这步田地了,你还要将黑锅往太后背上甩,是否过于无情无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