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254)

2020-08-18 觉三千里

    再加上从西夏皇宫里搜刮来的金银财物,扣除了军费支出后,也足让国库狠狠地发了一笔。

    而且从此之后,西夏的州郡都成了大宋的国土,这些地方的民生赋税也都是要归入中央财政的。

    总而言之,这一次,他们赚大发了。

    要么说发战争财、发战争财呢,战争是最好的生财之道,只要你打赢了,那绝对是成倍成倍地赚钱。

    李元昊再落魄人家也是个皇帝,举一国之力供养的财富可比襄阳王在应天小打小闹十来年攒下的那点儿可怜兮兮的家底富裕多了。

    此时的朝廷财政别说是祭祀一个祖陵了,再修一个祖陵都绰绰有余。

    这笔横财发得赵受益都不好意思再哭穷卖惨了,寇准班师回朝的第一天,他就恢复了皇帝在正常时期那略显铺张浪费的食谱。

    因此赵受益只是略一迟疑,殿内会心会意的臣子们都纷纷进言,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怎么能够不祭祀祖先,反正国库也还富裕,就祭一个嘛祭一个嘛。

    农人丰收之后都晓得要唱三天社戏呢,国家这一两年又是打仗又是水灾弄得人仰马翻的,如今好不容易仗打完了各地堤坝都修好了,还飞来一笔横财,皇帝不带头搞点祭祀活动都说不过去。

    赵受益忙道:“好了好了!”

    百官们纷纷安静。

    他转头问坐在帘后的刘娥:“母后以为如何?”

    刘娥在帘内点头:“但凭皇帝做主。”

    赵受益道:“那就这么定了。”

    他坐直身板:“等到端午的时候,朕与太后亲至巩县祭陵。”

    宋代的皇陵不在京城,也不在龙兴之地应天,而是在巩县。

    “此事由大宗正寺列一个章程出来,记得务必要以简素为主,不许铺张浪费。京里京外若有已经身故尚未下葬的宗亲,借着这个机会运至皇陵一起葬了吧。”

    “臣等遵旨。”

    回到后宫,赵受益长舒一口气:“总算是走到今天了。”

    今天寇准站在殿中,也跟着负荷了一两声祭陵的计划,浑然不知这个计划就是他的催命符。

    不知不觉间,他居然离扳倒寇准只剩一步之遥了。

    太后临朝已经名存实亡了,扳倒了莱国公,他就真真正正地亲政了。

    忽然间,他想起了那个名叫云娘的海盗头子。

    “让我亲政十年后再见她一面……奇怪。”

    “亲政十年之后能发生什么事情呢……”

    “十年啊,还早得很呢。”

    他问刘恩:“我亲政之后,你是不是就能升级了?”

    刘恩点点头:“可以。”

    “你升级之后有什么变化?”

    赵受益坐在窗边,随手拿过一本劄子来看。

    劄子是看不完的,得看且看吧。

    刘恩道:“比现在是强得很。”

    “了不得,”赵受益随口敷衍他:“你现在还和欧阳春打平手呢,说起来这几年展昭武功也颇有进益了,是不是连他你也打不过了?”

    展昭刚包拯身边做护卫的时候,武功离着欧阳春和刘恩还差一线。这两年风里来雨里去地护卫着到处得罪人的包拯,抗击打能力显着增强,武功比起之前来肯定是更上一层楼了。

    据最近一次目击他出手的狄青所说,那是出神化境,让人心生向往。

    赵受益当时就安慰狄青,你是武将口的,人家是侠客口的,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羡慕人家。

    刘恩沉默了,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赵受益扑哧笑出声来:“不至于这么小心眼吧?”

    不过话说回来,展昭现在是不是还连个编制都没有呢?

    护卫包拯可真是难为他了,包拯的性格说好听点是刚正不阿眼里揉不得沙子,说不好听点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完南墙撞北墙,过于头铁,天底下就没有他不敢得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