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270)

2020-08-18 觉三千里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却不能这么直接说出口。

    毕竟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好面子,什么为名为利,哪能就这么直接说出口呢?

    赵受益暗笑。

    道德绑架,在哪朝哪代都屡试不爽。

    先三言两语把你赶上道德高地,众目睽睽之下,看你怎么好意思从道德高地上下来。

    他继续道:“朕相信,众卿之所以出仕,都是怀着一种以有用之躯为天下苍生做点什么的心情。众位都是读书人,知书达理,比大字不识的黔首百姓更有能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官职越高,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

    “譬如一县的知县,就只需关心一县生民。一州知州,就只需牵挂一州百姓。”

    “官职代表的是责任。不是什么荣耀,也不是什么来自朕的赏赐。”

    “至于枢密使……”

    赵受益长出一口气。

    说来说去,终于说回一开始的话题了。

    “枢密使,是储相,掌管调兵之权。朕在位数年,两场战事,都是身为枢密使的莱国公领兵出征,这才保我边境安稳。”

    “这个职位至关重要,所以朕挑选了能力足以承担起这个责任的狄青来出任枢密使。”

    “这并不是什么赏赐。众卿不必担心什么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狄青若是再立新功,朕自会挑选适合他的赏赐。”

    “至于枢密使,只是朕将守卫边境安稳的责任托付给了狄青而已。”    赵受益用手支着下巴, 看着殿中大眼瞪小眼的群臣们。

    傻眼了吧, 没见过这种阵势吧。

    你们不是说不应该让狄青当枢密使以免“赏无可赏”吗, 那朕就偷换一波概念。

    “枢密使”这个官职可不是什么赏赐, 而是责任,是重担。

    朕可没有赏赐狄青什么东西, 朕只是觉得这小子挺有能耐的, 所以让他承担了他应有的责任而已。

    以后他要是真立了别的什么功勋,朕再赏他点庄园宅院金银珠宝不就结了嘛。

    反正你们也亲口承认了,狄青是战神,战神天生能打胜仗,让他当这个枢密使,也是理所应当的。

    殿中群臣虽然被皇帝的逻辑绕得头晕脑胀的, 但直觉就是有什么不对。

    但哪里不对呢?还真就说不太出来。

    看着他们一个个抓耳挠腮地,赵受益心情分外愉悦:“既然众卿都没有什么别的异议了, 那此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范卿为集贤殿大学士, 狄青为枢密使。你们翁婿两个,一文一武,可要好好地为朕效力啊。”

    下朝之后,赵受益接到了包拯送来的一本劄子,说是婚期将近, 要请半个月的假去隐逸村结婚。

    包拯现在作为御史台实际上的二把手, 回家结婚是要经过皇帝同意的。

    赵受益笑道:“婚嫁就请半个月,也是工作狂到一定境界了。”

    不过恰巧他也是个工作狂,而且作为上司, 看到下属这样热爱劳动,朕心甚慰啊。

    他也没多想,直接给包拯准了假。

    准完假后,他忽然感觉有哪里不对劲的样子。

    他摸了摸后颈,对刘恩道:“为什么我忽然觉得不该给包拯准这个假呢?”

    刘恩疑惑道:“不给他准假,他还怎么成亲?”

    “也是……”

    赵受益喃喃道:“婚还是要结,不结婚哪成……”

    三年之期很快就要到了,包拯还不结婚那不就完犊子了吗。

    反正就是回家结个婚,也不会出什么大纰漏。半个月之后就回来了。

    除了包拯,狄青那边也得安排一下子。

    考虑到范家小姐范令仪的情况,范家那边定的婚期就在最近,就怕拖得时间太长范小姐相思成疾。

    狄青反正是无所谓,什么时候结婚都可以。紧赶慢赶的,两边的生辰八字都已经交换完了,就等着男方下聘。

    狄青的父母不在身边,下聘的事情就由南清宫狄娘娘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