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322)

2020-08-18 觉三千里

    夏玉奇、白玉堂和刘恩都蹲在了他身边。他对夏玉奇道:“正如前辈所说,木浮于水。木头漂走了。”

    他又四下寻摸,打算找一块大一点的石头。正好附近有一块西瓜大的白色石头,被河水冲刷得光滑致密。

    赵受益在心里掂量了一下,发现以自己的实力,想要将拿石头拿过来,应该会费上一番功夫。

    他刚想叫刘恩将那石头取来,就见白玉堂一言不发地起身,将那石头拿了过来。

    那么大的石头,在他手里倒像是轻如鸿羽一般。

    赵受益笑道:“有劳白少侠了。”

    白玉堂将石头放在他手边。赵受益拍了拍那石头:“夏老前辈,你说,这石头能不能在水中浮起来?”

    夏玉奇摇头道:“不能。”

    赵受益对刘恩使了个眼色。刘恩将石头拿起,投入水中,只见那石头义无反顾地向河底沉了下去。

    他眼疾手快,又将那石头捞了上来。

    赵受益笑道:“夏老前辈,看好了。”

    刘恩抽出佩刀,将石头剖做两半,又如砍瓜切菜一般将其中一半石头的芯子都掏空了。

    赵受益心中暗叹,这就是江湖人士的神奇内力吗,掏石头像掏西瓜一样容易。

    不多时,那半块石头已经被掏成了一个薄薄的石碗。

    赵受益将石碗放在了水中,那石碗稳稳地立在了水上。

    夏玉奇若有所思。

    赵受益将石碗递给了夏玉奇:“前辈,并非只有本身能浮于水的东西才能用来造船。就像这石头,本身是要沉到水底的。但如果将它掏空了做成一个石碗,照样可以浮在水上。”

    夏玉奇忽然道:“先前在扬州的时候,我在白家的后院种了一院子的花草。”

    赵受益微笑:“然后呢?”

    夏玉奇道:“有些花草是从岭南带过来的,那边的雨水比扬州多,花草需要天天浇水。我在院子里放了一个大水缸,每天用葫芦瓢舀水浇灌花草。有一回,我不知将瓢放在哪里了。第二天浇花的时候,我就拿了一个瓷碗代替。浇完花之后,我顺手又将那瓷碗放进了水缸。那个瓷碗也像葫芦一样漂在了水上。但那瓷碗是个什么什么窑的珍品,玉堂他哥哥要用它来待客,就将瓷碗收了回去。我又拿了一个普通的瓷碗,可是这个碗却再也不能浮在水上了。”

    他问赵受益:“为什么呢?”

    赵受益心道,因为F浮=ρ液gV排。

    他道:“许是第二个碗厚了些。”

    夏玉奇追问:“那究竟要有多厚,或者多薄,才能让原本不能浮于水的东西漂浮在水上呢?如果叫它们漂浮在水上了,又能够承载多重的货物呢?”

    赵受益一摊手:“朕也不知。”

    他接过刘恩递过来的丝帕,擦了擦手:“前辈,别急。今年九月之前,你只需将这艘船完善好了就可以了。”

    指了指河中停泊着的木制蒸汽船:“至于用铁造船的事情,不急。”

    一是在你没将浮力公式推导出来之前,说什么造铁船都是扯淡。二是……

    朕现在也没有这么多的铁呀……

    赵受益感觉自己的心里一阵苦涩。

    现在的铁可是个金贵物件,农夫铸造犁头要用,士兵打造兵器也要用。再加上这两年还要鼓励北方农垦,大概是要由官府出钱给百姓打造农具——否则被水灾弄得一穷二白的百姓哪来的钱打造农具?

    他还要整顿军队,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军队强盛,首要的就是给他们打造一套上好的武备出来。

    什么箭啊弓啊刀啊铠甲啊……

    赵受益越想越心痛。朕这个皇帝做的,实在是太穷酸了。

    他拍了拍夏玉奇的肩膀:“前辈,不急,好好想想。”

    好好想想,反正暂时社会上是没那么多铁来推广铁制轮船。

    等朕推广一下高炉,将钢铁产出提上来的时候,咱们再来谈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