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受益心道,你注定成为九州四海唯一的主人。
他想到了玉宸宫书房堆积如山的奏章。
……然后997到死。
他怜爱地注视着赵旭依旧浓密细软的头发。
也不知这一头秀发到时候还能剩下多少。
不过……
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似乎宋朝皇室没有谢顶基因,他已经殚精竭虑这么多年了,头发依旧乌黑浓密,长及脚踝,光可鉴人。
宋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剪个寸头那是不可能的。他的头发天生就密,长到及腰的时候就已经颇沉了,何况如今都快一人高。束发戴冠的时候险些将他的脖子压断。
好在它已经保持在这个长度半年多了,大概是不会再长长了。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么看来,赵旭如果遗传了他的基因,那么将来应该不会为脱发而烦恼。
赵受益叹息一声,站起了身:“你和雪球儿玩吧,爹去干活儿了。”
赵旭抱着猫儿,乖巧地和爹爹说再见,浑然不知自己的亲爹给自己安排了怎样暗无天日的未来。
得知了李妃尚在之后,八贤王果然就放弃了继续给皇帝进谏的打算。
崇政殿里,赵受益向范仲淹身后望去,没看见八贤王熟悉的身影,大松了一口气。
这祖宗终于回去了。
他心情颇好。
偏头看了一眼刘娥的珠帘。
刘娥会意,扬声道:“皇帝,本宫有话要问你。”
赵受益忙站起身来,向珠帘行礼道:“母后请问。”
刘娥道:“本宫问你,你身为一国之君,可知何为国本?”
赵受益道:“朕知道。国之根本,首赖储君。储君当是国本。”
刘娥又道:“那你又知不知道,储君是什么人?”
赵受益道:“储君是太子,是朕的儿子。”
刘娥道:“那皇帝有没有儿子呢?”
赵受益道:“朕有一子,皇后寇氏所出。”
刘娥道:“皇帝既然有后,那为何储君依旧未定?为何不将皇后寇氏所出之子立为储君?”
赵受益道:“这……那孩子如今才不到两岁,朕怕他受不住如此的厚福,恐怕……”
刘娥道:“这是什么道理!皇帝的儿子天生就要做储君,怎么还有受不住一说呢?”
赵受益苦笑道:“娘娘,非是朕不想册封储君。朕又如何不明白,储君乃国之根本。只是如今……”
他对范仲淹道:“范卿,你来告诉娘娘。册封一位储君,要耗费多少国帑?”
范仲淹出列道:“回官家、回太后。册封储君,光是汴梁城里的花销就不下千万之数。更何况储君一定,四海同贺,各地进贺之礼又不下千万。册立储君,按例应该大赦天下。这又是一笔花费。如今国库吃紧,这……”
赵受益道:“母后,不是朕不想早早地将储君定下来,朕心里也着急。实在当前不是操办立储的时候,等过上两年,咱们将眼下这个难关迈过去了,国库丰足了,再议立储之事不迟。”
刘娥道:“好罢!既然这是范相所言,本宫也就姑且信了。只是皇帝,你说册封太子花费太大,国库支撑不起,那册封亲王的钱走有吧。皇后所出的长子,这是何等的尊贵,结果现在连个王爵都没有,也太过可怜了些。你总该给本宫这孙儿册封一个王爵。”
赵受益忙道:“应该的,应该的。过一段日子就是皇子的生辰了,朕一定为皇子择一个好封号。”
刘娥点头:“这倒还像话些。对了,”她似忽然想起了什么:“不止要册封皇子,连公主也要一并册封了。”
百官哗然。
“这……这哪有册封公主的先例呢?”
“对啊,从太.祖一朝开始,就没有过这种事情啊?”
赵受益也为难道:“母后,这是否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