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354)

2020-08-18 觉三千里

    虽然各地方已有通判转运使等等的类似于监察机构的存在了,可是这些人在地方上久了,官官勾结,已有利益往来,说不准已经同流合污了。再加上他们位高权重,必定惜身,即使见到了不平之事,也不敢直言处断。

    如何能与我们朝中不蔓不枝、嫉恶如仇,重名轻身,时时刻刻准备着舍得一身剐敢把宰相拉下马的御史们相比呢?

    终究监察百官,还是要靠御史们的呀!

    而御史们的短处,就是手里没有实权,不好真正施展身手,打击贪官。

    那么不如就赋予御史以实权,让他们有调查案情、处置官员的权力。

    这就足可以解决官员**的问题了嘛!

    而这种大大威胁到朝廷官员生活幸福感的举措,那是一定会被百官合力抵制的。

    到时候难免又是一场骂战,这就需要太后出来一锤定音了。

    刘娥一本正经地道:“此乃本宫分内之事。”

    本来皇帝就是要把她推出来挡刀挡枪的,这种事情她早就已经习惯了。

    赵受益看看窗外的天色:“夜已深了,朕就不打扰娘娘休息了。”

    刘娥忽然问道:“公主可好?”

    此时的宫中,有两位公主。一个是宋真宗留下的女儿,是赵受益的小妹妹,一个就是赵旭了。

    而能劳动刘娥垂问的,也就只有赵旭。

    毕竟宋真宗还活着的时候,刘娥都不耐烦做出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关爱公主,这时候就更不可能了。

    因此赵受益道:“秦国公主长势喜人。”

    秦国是刘娥为赵旭挑选的封号,以秦国称呼赵旭,倒是颇遂刘娥之心。

    因此刘娥笑道:“哦?长势喜人?那倒还不错。什么时候得了空,叫本宫也见见孙女。”

    赵受益道:“一定。等她能稳稳当当地自己出门的时候,就叫她来探望太后。”

    刘娥道:“公主乃是皇嗣,现在还小,不着急着念书识字。等到了五岁上头,就该择一个良师开蒙了。”

    赵受益道:“确实如此。朕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刘娥说得对,赵旭是他的继承人,给她挑选合适的老师乃是重中之重。

    虽然她天生就是个666的神君,这资质是不会变的。但身为一个皇帝,尤其是太平盛世里的皇帝,肚子里没点墨水还真的难以胜任这个职业。

    尤其宋朝还是个文风昌盛的朝代,才子频出。赵旭想要做大宋江山的皇帝,确实亟需一个有分量的大儒来当老师。

    毫无疑问地,他选择了范仲淹来当此重任。

    无论是才华还是品行,乃至于官阶,范仲淹都是最佳人选。

    刘娥问他:“是范相公么?”

    赵受益道:“娘娘英明。”

    刘娥道:“范相公固然是个好人选。但是皇帝有没有考虑过一件事。”

    赵受益问道:“什么事?”

    刘娥道:“既然皇帝有了这样的心思,就应该想到,朝臣不会接受一个从小就被养在深宫、只跟着宰相读书,却从没有踏出过宫门一步的公主。”

    至于究竟是要让朝臣接受这个公主来做什么……

    就是他们两个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赵受益道:“太后作何打算?”

    他也明白,要让赵旭当皇帝,就需要让她一步一步地走出宫闱。

    刘娥道:“公主迟早是要走到前朝的。但是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才不至于欲速不达。皇帝想没想过,这第一步是什么?”

    赵受益盯着刘娥的眼睛道:“你将此事告知了寇准。”

    刘娥微笑:“我没有。但他迟早会知道的。”

    要让赵旭走到人前,第一步必须得小心再小心。

    他不可能一开始就给赵旭封个开封尹当当,所以在一开始,赵旭不能以官场上的身份出现在人前。

    联想到刘娥说话的语境,只有一个可能——将赵旭送出宫外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