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和包拯对视了一眼。
果然,宫里来人了。
那太监在他们两个面前停下,胡乱施了个礼,压低声音道:“这里乱,不好说话。两位请随我来。”
包拯忙道:“可否允许我带一人随行?”
太监一击掌:“瞧我,差点忘了。对,你得带一个人一起进……过去。是哪个?”
包拯道:“是我的师爷,公孙先生。”
此时公孙策终于颤巍巍地从舷梯上下来,面色仍有些苍白——昨夜波涛略微汹涌,使他彻夜难眠。
那太监惊奇地打量着他:“你是……”
包拯忙扶着公孙策站稳,公孙策勉强施礼道:“在下公孙策。”
太监道:“行。你可以去。但还得有一个。”
包拯疑惑道:“还有谁?”
太监向他身后扫视一眼:“还得有个姓展名昭的,跟大人一起进宫。”
包拯和公孙策齐齐回头,展昭抱着巨阙,一脸疑惑地指着自己:“我?我去做什么?”
他不是没进过宫、没面过圣。但那都是有正当理由的。如今包拯要进宫述职,带一个公孙策去帮忙讲解也就算了,带他一个护卫去做什么?
进宫面圣还自带护卫,是嫌弃皇宫安保不好,还是害怕皇帝要对你做什么啊?
何况这还是皇帝点名道姓要他进宫,分外古怪。
太监点头:“对。你要一起去。做什么在这里不好说,反正是点了你的名字。”
侧身示意身后停着的一辆朴素的马车:“几位,请吧。”
狄青对白玉堂嘱咐道:“这里的人都交给你了,务必将他们都带回去安顿好。官家办事从不拖沓,我大概傍晚之前就能回营。叫各营将士都收拾利索,操练起来,我回去就要阅兵,若有人趁我出门这段时间松懈了训练,就军法处置。”
白玉堂本还不爽展昭被点名入宫,心道大家都是江湖出身,本领也仿佛,皇帝凭什么只叫他不叫我啊?此时被狄青这么一嘱咐,陡然有一种重任在身的责任感,于是爽朗地道:“大人放心,我定然将他们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狄青对他的办事能力还是放心的,因此头也不回地跟着包拯上了马车。
这马车由内到外都透露出一股皇家气度,叫人一看就知道是皇帝平日里出宫乘坐的车驾——除了简朴,还是简朴。从外面看着朴实无华,车厢里也没有什么装饰之物。
包拯和狄青一左一右地面向车门坐定,展昭和公孙策在两旁相对而坐。太监背对车门坐在横木上,车门外另有一人扬鞭策马。
马车晃晃悠悠地走起来了,展昭再也按捺不下好奇心,忍不住问道:“公公,官家传我入宫到底所为何事?”
那太监也是个和善之人,闻言道:“依稀听得刘公公说过一嘴,似乎是因官家听闻你护卫包大人的事迹,心有所感,所以才想要见见你这位义士。似乎还要封你为官,以彰义举。展义士,大喜啊。” “封官?”
包拯与狄青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见了“原来如此”与“果然如此”交织的神色。
展昭目前名义上仍是以朋友的身份跟着包拯身边,没有一个正式的官身,即使豁出性命来保护包拯,也得不到一分一毫的好处。
展昭固然不在意什么好处不好处的,但包拯身为他的友人,却不能不为他着想。
如果皇帝真的能给他封一个官职,让他拿一份俸禄,有个存身之处,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展昭抱紧了怀中的巨阙:“哦,封官?官家要封我做什么官?”
那太监摆摆手:“这我可就不知道了,刘公公没跟我说。总之,不能是个小官就对了。”
展昭问:“缘何不能是个小官呢?”
太监笑道:“若是个七八品的小官,哪里值得官家亲封呢?”
马车虽简朴,跑得却快,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到了宫门口。
太监引着他们下车,碎步趋入宫门,直向议事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