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4)

2020-08-18 觉三千里

    引他们进来的小黄门趋至床前,轻声道:“官家,八贤王到了。”

    龙床上的人轻咳几声,由小黄门扶着半坐起来,声音沙哑:“贤弟,你过来……带着侄儿到近前来……”

    八贤王和赵受益本都跪伏在床前,闻言马上膝行至皇帝手边。皇帝抬起手来,颤颤巍巍地抚上赵受益的脸,凝视良久,竟然落下泪来:“贤弟,贤弟!你有个好儿子啊!可惜你的侄儿,他不像这般有福啊!”

    说着,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八贤王知道他又是在哭逝去的太子,不敢十分劝阻,只得等他哭声稍歇,才道:“臣的身家性命,都是哥哥的,臣的儿子,也是哥哥的儿子。”

    他此时选择了“哥哥”而非“官家”的称呼,是为了激起皇帝的亲情,也是为了减轻皇帝心里将天下江山交给别人家儿子的不适。

    毕竟,这不是给“别人”的儿子,而是给“弟弟”的儿子。

    且这个弟弟,还是他最喜欢的弟弟。

    果然,皇帝的眼神越发慈爱,摸着赵受益的头发,问了些叫什么几岁了喜欢吃什么的话题,又让小黄门去准备小孩子爱吃的糕点。

    赵受益一边吃着山楂糕,一边瞪着大眼睛回皇帝的问话,把皇帝萌得不要不要的,等快要日落,八贤王告退出宫时,皇帝终于发话,将赵受益留在宫里。

    八贤王明白,赵受益已得了皇帝的青睐,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他自己一个人回了家,狄王妃和儿子赵允熙还在等他。

    狄王妃见赵受益没有跟着回来,心里已经明白了。唯独赵允熙没有看见弟弟,哭闹不止。

    八贤王向着皇宫的方向长长一叹。

    毕竟是七年的父子情,一朝分别,再难相见,他又如何能够不感伤。

    可那个孩子本就该生在宫里,如今,他也只不过是完璧归赵罢了。    被八贤王一家牵挂着的赵受益,进宫之后的日子过的自然不是那么舒坦。

    原因无他——他是进宫来当太子的,太子是国本,最重名分。

    而宋真宗赵恒,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他这个名分。

    即使你是皇帝的亲侄子,你被接进宫里,你备受皇帝的宠爱住在皇帝的隔壁,可只要皇帝没明发圣旨昭告天下承认你是太子,你就只能是个备胎,不尴不尬地住在宫里,盼着皇帝在正统皇嗣出生之前驾崩。

    要是皇帝先死了,那恭喜你,宗室子弟里先皇最看好你,你能当皇帝啦。

    要是皇帝死前生了个儿子出来,那就对不起,有亲生的皇子在,谁还理你?赶紧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除非你受封了太子,鱼跃龙门成了真龙,那理论上之后出生的皇子都不会威胁你的继承权。

    当然绝大部分的皇帝有了亲儿子之后是一定要把养子的太子之位给废掉的。

    赵恒中年丧子,心灰意冷,明知自己恐怕是再也生不出儿子了,需要从亲戚家过继个儿子继承家里的皇位。

    但,人之常情,他总觉得,万一呢?万一我又生出一个亲儿子呢?

    如果这时候给了养子太子的名分,将他的胃口养大了,到时候,养子和亲子之间,如何抉择?

    选择养子,心有不甘,选择亲子,则又要废立一遍太子,太子乃是国本,频繁废立,不利于稳固朝局。

    于是宋真宗就把这个顾虑跟下朝回来的皇后刘娥讲了。

    没错,在宋真宗的家庭里,皇后刘娥主外,负责接见群臣处理朝政。

    皇帝赵恒主内,负责照顾家庭。

    这也是因为赵恒晚年身体不好,加之他本来就是一个虚伪软弱、摇摆不定的性子,所以才被年富力强又手段强硬的刘娥接管了前朝事务。

    刘娥听了赵恒的纠结,轻松地一笑:“这有什么,官家顾虑的,无外乎是内宫若有皇子降临,受益难以自处罢了。不若先将受益立为皇子,只先不立太子。若有小皇子出生,就将小皇子立为太子,受益是太子的哥哥,往后必定竭尽所能辅佐太子。便是不幸没有皇子,受益也能有一个名分,不至于手足无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