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58)

2020-08-18 觉三千里

    茶政不改,朝廷哪来的钱给寇准练新兵啊?

    别以为他不知道,寇准的三十万新兵顿顿吃肉,伙食费是原来的十倍还多。

    听说最近还要给他们建新操场,打造运动器械,天天堵着户部要钱,拿不出钱来,户部尚书都差点被寇准拿去祭旗了。

    茶政不改,这一块的亏空永远填不上。

    茶政要改,谁去改?

    纠结来纠结去,春闱到了。

    此时是天圣二年三月,科举放榜了。

    赵受益亲切地称之为:高考发分了。

    一百五十四人进士及第,四十六人同进士出身。

    他这个皇帝端坐崇政殿上,听着传胪一个一个唱名。

    这个进士不错,智慧七十九,但野心低点,只有二十多。野心太低不好办大事,这辈子也就是个知县了。

    这个进士智慧有点低,五十二,不知道咋考上的。武力倒是挺高,七十三。兄台,你武转文的吧。

    这个进士的智慧一百,武力一百,道德一百……

    赵受益腾地坐直了,果然,传胪念道:“庐州包拯——”

    我去,活的包青天!活的!

    文曲星君下凡啦!    赵受益看着站在进士队伍里的包拯,心潮澎湃。

    包拯啊,这可是包拯啊!

    谁还不是看着包青天长大的呢!

    童年最初的男神啊!

    现在的包拯还不是后世影视作品里中年人的样子,而是才二十出头,年轻得很。

    他身形高挑,足足高出其他进士一头有余,肤色微黑,面容肃穆,额头一弯月牙,奇人异相,站在一群喜气洋洋的新科进士里显得鹤立鸡群。

    在赵受益看来,他倒没有后世传说里那么黑。

    包拯这个肤色,放在成天日晒雨淋的武将群体里是再正常不过的,还自带威严加成。武将嘛,皮糙肉厚,不如文官白皙。但放在一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读书人里,就难免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了。

    说到武将,赵受益又想起把狄青送去禁军大营的那个下午了。

    他初见狄青时,对方刚在开封府地牢里蹲了一段时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赵受益把他托付给狄娘娘就回宫了,压根没见过狄青洗干净脸的样子。

    等他终于抽出空来去南清宫接狄青去禁军的时候,被他的本来面目惊得愣在了原地。

    好一个唇红齿白、琼林玉树般的美少年!

    狄娘娘会打扮小孩,给他穿了一身月白色的小袍子,头发规规矩矩地束在脑后,站在庭院里,映衬天光,身后的红墙绿瓦、鲜花嫩柳都黯然失色。

    以至于赵受益把他送到寇准手上说这是狄娘娘新认回来的侄子,想入禁军谋个出身,请莱国公多关照的时候,被寇准用意味深长的眼光注视了好久。

    感觉他似乎误会了什么呢。

    但狄青会用自己的本事向寇准证明,他并不是一个空有一副皮囊的娇弱公子。

    不过这一对文武曲星也太有意思了,武曲星长得文弱秀气,文曲星长得威武雄壮,不知道是不是投胎的时候交换了肉.身。

    皇帝在崇政殿上赐完出身后,这一百余进士就正式步入官场,等待各部授官了。

    赵受益人微言轻,在进士授官方面插不上什么话,大部分都由寇准和刘娥拍板,他只通过范仲淹插手了一件事情。

    就是包拯授官的事情。

    包拯此次不在一甲前三名之列,盖因他年纪太轻,刘娥有意压他名次的缘故。但他的文章做的不错,在二甲里也是名列前茅的。

    他学问好,又年轻,寇准和刘娥都是有意重用他的。

    但他太年轻,又让人担心他不稳重,没有办事经验,所以最后定下来的任命是去江南某县做知县。

    该县物产丰饶,官民和睦,最容易出政绩。外放个几年,有了官声名望,顺顺当当调回京城,再过几年,年近不惑,就可以做宰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