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_作者:觉三千里(63)

2020-08-18 觉三千里

    却见早有一人候在那里,精瘦身材,衣着富贵,见他三人来了,先向包拯拱手:“在下蒋平,敢问这位朋友上下?”

    包拯忙还礼:“在下包拯,见过蒋义士。”

    蒋平“啧”了一声,笑容收起了些,转头对展昭说:“我说南侠,你说要引荐一位朋友给我,可没说要引荐一个麻烦给我。”

    展昭笑眯眯地:“交朋友,哪有怕麻烦的呢?”

    蒋平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横竖我不卖茶。”

    想了一下,又添一句:“也不卖粮。”

    见包拯疑惑,展昭和他解释:“蒋平是大客商,我也不知道他卖什么,反正没见他挣着过几个钱。”

    蒋平道:“我若是挣到了钱,恐怕也要去驿站里添上一把火了。”

    包拯闻言:“难道蒋义士知道方才是谁在驿站放火吗?”

    蒋平瞥他一眼:“有什么不知道的,横竖就是那几家呗。反正他们家大业大的,放得起火,烧得起驿站。不像我,连马车都只有那么一辆,被人借走之后,有家都不能回。”

    这时有女子从楼上下来:“蒋爷要往家去?可是我们姐妹伺候不周了?”

    听见这个声音,蒋平忙道:“这是哪里的话,我怎么可能要回家呢,你看,我这不是还请了客人来吗。”

    来人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包拯一行人:“南侠我是认得的,这两位却有些面生。”

    蒋平道:“这一位姓包名拯,这你总该听说过了吧?”

    那女子点头不语,围着包拯转了好几圈。

    蒋平问:“你干什么呢?”

    女子笑道:“我看看这颗头究竟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竟能值万两黄金。”    崇政殿内,范仲淹合上手中的书本。刘恩在赵受益耳旁低声道:“陛下,太后的人已经走了。”

    赵受益揉揉眼睛,打起精神:“终于走了,好。”

    如今的赵受益和他人员精简的保皇党在太后与莱国公之间夹缝求存,连召见范仲淹都要以读太.祖实录为由,刘娥和寇准的人还时不时要来巡察一圈。

    倒不是担心小皇帝和大臣勾结,纯粹是这两位控制欲有点强。

    盯梢的人走了,赵受益招手让范仲淹到近前来:“范卿,朕有些话要和你说。”

    范仲淹挪到赵受益跟前:“陛下请讲。”

    赵受益说:“包拯已经出京了?”

    包拯与范仲淹的关系比旁人近,范仲淹对他的行程也很了解:“是的,包御史两日前已乘船出京,想必不日就可抵达扬州。”

    赵受益点头。包拯下扬州了,应该马上就能发现他接手的是一个多么大的烂摊子。

    其实茶政改革最难改的地方倒不是茶政,而是入中钱粮问题。

    茶政之所以收入少,不是因为茶卖的不好,而是边境那边随便给入中商人派发茶叶交引,派得太多了,茶叶就贱了,官府卖一斤茶叶不仅挣不到钱,反而还要搭些钱进去,直接就是亏本的买卖。

    想要把这笔钱挣回来,只要不再给入中商人派交引就可以了。

    只是那些商人也不是善茬,官府要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又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只要能把这群家大业大的大粮商们安抚好,让他们依旧乖乖地每年往边境运粮食,茶政改革就成功大半了。

    只是这群人的胃口不小,也都颇有一些虎狼手段,不让他们占茶政的便宜,还不知道要怎么闹呢。

    包拯如何能够安抚得下他们,赵受益为他捏了把汗。

    但他相信文曲星君的能力,一定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人家在前线冲锋陷阵给自己卖命,他这个大老板不搭把手有点说不过去了。

    赵受益问范仲淹:“范卿,你看朕如今的字写的怎么样了?”

    范仲淹端详着刘恩呈上来的字纸:“陛下的字,越来越有风骨了,铁画银钩,力透纸背。颇有唐时褚遂良的影子,陛下是要练他的字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