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_作者:因果定律(36)

2020-08-19 因果定律

    胤禔缀在后头,指着景山中锋的北边问道:“表哥,那边是哪啊?”

    那边连着有几间宫殿,容若顺着看过去,就道:“正北边是寿皇殿。”

    “哦,那寿皇殿边上呢?东边那两个是什么地方。”

    “那边是永恩殿、观德殿,是前朝皇帝们习射的地方。”容若给胤禔解释道,他说完这句话却欲言又止。

    曹寅在旁接了一句:“还是崇祯皇帝吊死的地方……”

    “子清!”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曹寅却不在意,指着东边道:“本来就是嘛。阿哥想去瞧瞧吗?”

    “去看看也好。”康熙已经带着儿女停住了,正好听见了曹寅的话,他神色复杂的盯着曹寅,好一会才道:“两个格格就别过去了,恐有冲撞,万一吓着不好。胤礽、胤禔两个,倒很该过去看看。”

    曹寅后退了一部:“是奴才多嘴了。”

    等到两个格格去亭子里坐好,皇帝就带着两个阿哥去了观德殿附近。容若落后一步拉住曹寅:“你疯了!你是不是和那伙前朝遗民混得太久了?”

    “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可真新鲜。”曹寅笑笑:“不是你们父子受皇命去和他们接触吗?我只是,躬逢其盛罢了。再说,下个月博学鸿词科还不知道会怎么样,我舅舅……呵。”

    容若也跟着叹口气,活了二十岁才找到了自己的舅舅,顾家又是江南名门。以顾景星的名望地位,舅甥哪怕相认却不能说,也难怪曹寅和那伙人走得近,今天又突然提到了崇祯皇帝。

    他低声道:“咱们都在夹缝里活着。反正你小心些。”

    这地方真魔性,康熙带着两个皇子过来,或许是想让他们有所感悟,可胤禔站在这就想起rap一样的“那颗老歪脖子树还天天盯着你们呢!”

    听皇帝给皇太子讲什么“前朝之失”,胤禔就百无聊赖的围着那棵树走了三圈,等康熙讲完了,终于注意到了胤禔。

    “保清,你有什么感悟吗?”

    胤禔龇牙笑了一下:“回汗阿玛,儿子要是崇祯,就仿效汗阿玛擒鳌拜,干脆练一支精兵。然后将京城团团围住,让他老朱家的皇亲国戚们,要么出钱,要么去死。”

    不用等多尔衮来,干脆点,崇祯自己就该先杀一批硕鼠。

    明末最大的问题并非边患、亦非民变,而是没钱。皇帝家里也没有余粮了。其实胤禔没说完,他才不会死守京城,不行就迁都,路上他会招安农民军,让他们为先锋,去江南搜刮大户。

    给钱吗?

    不给钱都去死!

    不出所料的,康熙不赞同的摇摇头:“此举未免……”

    皇帝直觉这样不太好,可想要反驳又觉得有点无力。熟读前明实录的康熙自然知道,实际上前朝之所以倒塌的那么快,就是因为财政问题严重。而现在朝廷的财政状况缓解,无非就是朝廷能从江南收上税了。

    血腥,但高效。

    康熙皇帝打量着自己的长子,这个孩子不可能读到明实录,这些必然都是他自己想到的。康熙沉吟良久,最后才问道:“国朝定鼎,首先要做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

    作者有话要说:

    1、现在的时间点是康熙十八年,实际上博学鸿词科在三月份,这里修改一下。

    2、曹寅的舅舅是顾景星的事情属于一种考据说法,小说这么写为了剧情考虑。根据时间来说,应该是南明末期,江南地主大庄园崩溃、民变,很多名门大户那个时候就背井离乡了,顾氏应该是这个时候走散或者被拐走的。    “阿哥真的这么说?”

    容若回家,刚给母亲问安,椅子还没坐热就被明珠抓到了书房,仔仔细细的询问今儿大阿哥和太子表现如何。

    “是。皇上又问他,知不知道国朝定鼎之后,首要的事情是什么?阿哥就说,是招揽人心。”成德道:“皇上就给阿哥讲起了国朝建立之初杀戮过重,等三藩平定之后,皇上想要南巡。”

    明珠坐在椅子上沉吟良久,最后笑道:“还真是咱们纳兰家的血脉,外甥像舅,阿哥的聪明劲儿和我一样!”